謝謝邀請算君問對了,我是農村人,但要準確的回答農村人的年收入多少,我還真回答不清楚。這就決定了同是農村人但收入永遠不同的事實,公辦中小學老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得多少都與在職時的工資待遇密切相關,需要說明的是這個人均收入標準是80年代制定的,到現在也沒有變化,而從80年代到現在物價水平水漲船高了不知多少倍,所以我認為現在如果農村家庭想要達到小康生活水平,人均國民收入必須要達到5500元的4-5倍左右才差不多。
1、你是農村人嗎?你知道農村人年收入多少錢嗎?
謝謝邀請算君問對了,我是農村人,但要準確的回答農村人的年收入多少,我還真回答不清楚。一丶地域的差異;二丶年齡的差異;三丶打工和務農者的差異;四、土地承包者和被承包者之間的差異,等等,這就決定了同是農村人但收入永遠不同的事實。僅就我了解的農民收入最少的年丨O00多元(農民養老金),我就是這個人群中的一員,每年收入是,
2、在農村什么樣的年收入才算小康水平?
農村家庭小康生活水平的標準不是以家庭收入為單位作為評判標準的,而是以家庭成員人均收入為標準的,這是因為每個家庭中成員組成有多有少,能力有強有弱,致富的環境有優有劣,致富的途徑有多有寡,所以必定會導致個人收入的差別和家庭收入的多寡。官方制定的小康生活的標準是: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較好滿足的程度,
其主要標志是: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800美元,也就是5500元人民幣左右);人們的基本生活資料在數量上已經得到滿足,生活比較舒適和安逸;消費結構有了顯著的改善,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在消費資料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消費形式多樣,消費質量提高,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采,人的素質有了顯著提高。所以對照這個標準,農民也必須在人均收入要達到5500元人民幣左右以上的收入,并且在物質生活資料上得到保障和滿足,在全社會中成員占有一定水平的消費比重,精神生活和人的素質同時也要有顯著的提高和完善,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康生活,
如果以家庭來計算,假設一個六口人之家,家庭年均收入如果達到5500×6=33000元人民幣就可以達小康生活水平。需要說明的是這個人均收入標準是80年代制定的,到現在也沒有變化,而從80年代到現在物價水平水漲船高了不知多少倍,所以我認為現在如果農村家庭想要達到小康生活水平,人均國民收入必須要達到5500元的4-5倍左右才差不多,
3、我是安徽太和縣農村中小學一級老師,今年11份退休教齡41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有問就有答,星空會。這位朋友你好!謝謝你和平臺邀請,我就你的提問作答如下:1、公辦中小學老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得多少都與在職時的工資待遇密切相關,2、在職公辦老師的一般工資構成:工齡工資、技術職務(職稱)級別工資、績效工資(有些地方有月或季度績效與年終績效,這部分不帶入退休金)、教齡津貼、所在省份陽光津補貼。
3、重點先說說教齡津貼:此政策源于1985年的文件規定,按照教齡長短~5、10、15、20年及以上,可以分別按月領到3、5、7、10元(封頂)的教齡津貼,1985年許多二十年工齡的老師工資也就50多元每月,能夠領到10元每月的教齡津貼,相當于工資提高了近20%,這是很不錯的優惠政策。可是,時至如今35年了,此數原地踏步不變,
而有二十年工齡的教師月收入大多不止5000元,比1985年漲了近100倍,現在這10元每月的教齡津貼只占月工資收入的0.2%,完全可以忽略不計。2019年,河北省在全國率先破局,將教齡津貼調整為每年教齡每月領10元津貼,上不封頂,如果有40年教齡,每月可以在工資以外多得400元的教齡津貼,這部分是可以按比例帶到退休金里的,這給眾多老師帶來了好消息,都希望自己所在省份盡快參照調整4、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后,統一區分為:正高級教師(正高級職稱)、副高級教師(副高級職稱)、一級教師(中級職稱)、二級教師(初級職稱)、三級教師(員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