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辦酒一般幾天,有哪些步驟,一般花多少錢。我家鄉不管是紅白喜事的酒席都需要三天時間,酒席的頭天,酒席的當天,酒席后收尾一天,河南的酒席最古老的又很有特色的,在黃河以北要數是三八席,我家鄉辦酒席主人家不用操心廚房的那些事,盡管招待自己的親戚就好,整個酒席中會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當酒席總管,總管會把整個酒席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1、河南人吃酒席時,會有哪些菜?
河南農村地區在自家辦酒席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特別是結婚或者小孩的滿月酒,都是希望熱熱鬧鬧的,而顯然在自家院里辦的話更能熱鬧起來,而且坐在一起吃席那個場景特別的美好,小時候天天就盼著啥時候能夠吃桌,在我們那吃席也叫吃桌。河南的吃桌也是比較講究的,首先就是盤子要達到多少個,一般都是一桌8個人20多個菜,其中菜的樣式又要分好多種,最先上的就是涼菜,像調黃瓜一類的,接著就是熱菜,蒜苔炒肉、木耳青椒炒肉等,熱菜上完之后就是六個涼菜和六個熱菜上完了,
接著上的菜都是硬菜了,在我們那也叫大件,最先上的是蒸碗,塊雞和塊魚各一碗,有的地方會比較講究,像周口部分地區都是實行雙份菜,也是寓意美好,會雞塊魚結束之后就是整個的燒雞和燉魚,其實也和塊雞塊魚遙相呼應,好事成雙的意思。等到這些上完以后,還有比較重要的幾道菜,因為硬菜都是最后上的,下面的一道就是甜米飯了,一碗蒸米飯里面撒滿了白糖、青紅絲和紅棗,這個可是孩子們最愛吃的啦,甜米飯結束之后就是蒸的碗面子,也就是人們常吃的紅燒肉,
2、農村酒席上一般有一道“滾蛋菜”,上了就表示后面沒有菜了,你家鄉是什么菜呢?
說白了就是紫菜煮湯,等水開了,河南說水開了,地方方言叫誰滾了,等水滾了把生雞蛋打開灑在滾水上,所以簡名滾蛋湯,好吃的菜都上完了最后上湯,所以這是最后一道菜,時間久了吃酒的人都知道這滾蛋湯來了沒菜了,就陸續散伙了。像在河南南農村的宴會是很隆重的,當地人都會請村里有名的大廚來家里做飯,然后在自家的院子里面擺桌請客,雖然是農村的宴席,但是這宴席的菜品可一點都不比大酒店的差,十道菜里面就會有八道是肉菜,剩下一道是青菜可以解膩,還有一道湯,
其實在河南宴會上很多的菜品都是采用蒸的做法,大廚會提前把紅燒肉、紅燒魚、酥肉等等準備好,然后放到一個巨大的蒸鍋里面,一次性就能蒸上百份菜了,等會開席的時候就可以全部菜一起上,這樣客人吃得也會痛快很多,主人家也省心,不用擔心菜上慢了,怠慢了客人。但是在河南宴會里面最后有一道湯叫做“滾蛋湯”,這名字讓客人一聽就很尷尬了,這明顯是主人家在提醒客人吃完就可以走人了,不過這對于很多河南人來說就很習以為常了,
其實這“滾蛋湯”是有兩層含義的,一是這湯是用雞蛋的打圈倒進開水里面去煮的,煮的時候雞蛋會不斷翻滾著,所以就叫做滾蛋湯了。而第二層的含義就是等湯上桌之后,就意味著所有的菜品都上齊了,這也是河河南宴席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所以要是你去吃河南人宴席的話,看到這道湯就表示宴席接近尾聲了,客人們吃飽之后也會自覺的離開了,
3、在河南酒席上,一般最后一道菜是什么?
吃,是一件可以很講究也可以很將就的事。河南的酒席最古老的又很有特色的,在黃河以北要數是三八席:八個涼菜先上,服務的小男生手舉托盤先上四個葷菜再回頭上四個素菜,素菜里最后一個上的是青菜拌黃豆青豆或者花生米(俗稱:耐捯,總也吃不完的意思),大家點一點,嘗一嘗,相互認識,敬酒,酒過三巡開始上第二道八個熱菜,也是先上四個葷菜(也叫硬菜兒哈哈),再上四個素菜。
這里要說明第一個菜是魚,表示連年有余吃不完,最后一個上的必定是青菜,想當年哪有那么多青菜,能吃的也就是酸辣大白菜(河南俗稱攆席白菜,告訴你趕快吃趕快走)。到了這里整個酒席聊天,寒暄,吹捧,扯淡,喝酒的環節結束,主家管事的會很客氣的來問:吃好了嗎?菜怎樣?還和口嗎?酒要不要再倒點呢???這都是浮云,其實就是問你可以上飯了嗎?因為河南規矩:前面兩個八道菜是“喝”后面八個碗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