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怒,已有殺修之心求楊修之死的寫作背景,本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楊修之死的基本資料,楊修之死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楊修之死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中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政治和軍事斗爭。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人民遭受的種種苦難,以及他們反對分裂,要求統一的愿望。作者: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東)人,出生于公元175年,東漢建安年間舉為孝廉,任郎中,后為漢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殺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時方44歲。楊氏家世為漢名門,祖先楊喜,漢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楊賜、父楊彪四世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與東漢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駕齊驅,聲名顯赫。書中記載“自震(楊震)至彪(楊彪),四世太尉。”曾經效力過曹操
本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標題是編者加的。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等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有機可乘。“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3、歸納<<楊修之死>>的七件事1,雞肋事件。楊修:“來日魏王必班師”,以雞肋之意對,曹操:“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2,園門闊事件,楊修:“丞相嫌園門闊耳。”曹操:雖稱美,心甚忌之,3,一盒酥事件。楊修::竟取匙與眾分食訖,“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雖喜笑,而心惡之。4,夢中殺人事件,楊修:“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聞而愈惡之。5藏吳質事件,楊修::知其事,徑來告操。曹操:因疑贊害曹丕,愈惡之,6,試才干事件。楊修:“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曹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7,作答教事件,楊修:嘗為曹植作答教十余條。曹操::大怒,已有殺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