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上述三種檢查項目需要多少錢。如果做無痛的腸鏡檢查,患者在70歲以上,或者有心肺基礎疾病,需要完善心電圖、肺功能、心臟彩超檢查,除此以外,心臟彩超在評價心功能方面也具有很大優勢,它可以提供臨床上判斷心功能極重要的參數,冠狀動脈CTA,則需要在放射科完成。
1、做腸鏡要花多少錢?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腸鏡包括普通的腸鏡和無痛腸鏡,無痛腸鏡需要麻醉,所以會比普通的腸鏡貴一些。腸鏡是一種有創操作,有一定的風險,也有出血和腸穿孔的可能,所以,做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檢查,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完善以下的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乙肝、梅毒、艾滋、丙肝傳染病指標,如果做無痛的腸鏡檢查,患者在70歲以上,或者有心肺基礎疾病,需要完善心電圖、肺功能、心臟彩超檢查。
普通的腸鏡,抽血化驗的檢查費用,需要兩三百塊錢,無痛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四五百塊錢,完善檢查之后,如果沒有發現問題,那就可以做腸鏡檢查啦,做腸鏡之前,需要清理腸道,需要喝瀉藥,瀉藥不貴,幾十塊錢。最后是檢查的費用,普通的腸鏡是300左右,如果發現腸道有問題,需要取病理活檢,病理檢查費用、活檢費用、耗材費用,加起來需要300左右,
如果是無痛腸鏡,還需要加上麻醉費用,麻藥的費用,吸氧和心電監護的奮勇,需要多500到800塊。所以,如果是普通的腸鏡,沒有問題,全部下來大概需要700至800左右,無痛腸鏡需要1200至1500左右,如果有活檢,需要多300塊左右,不同水平的醫院,不同地區,價格是不一樣的,可能會有一些出入,大家最好咨詢一下當地的醫生。
2、做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臟CT需要多少錢?
我們到醫院看病,尤其到心臟科看病,醫生經常給我們做的檢查項目就是心電圖、胸片、心臟彩超和冠狀動脈的CTA,我想問題中的心臟CT應該就是指的是冠狀動脈CTA,那么完成上述三種檢查項目需要多少錢?都有什么臨床意義呢?是否可以互相取代呢?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首先從價格上來講,心電圖是最便宜的,大約是30元左右,其次是心臟彩超,價格大約在240元左右,最貴的是冠狀動脈CTA,價格大約是1400元左右,
那么是不是價格越高,臨床價值越大呢?其實不是這樣的。每一種檢查都有它的臨床價值,便宜的檢查和昂貴的檢查,誰也代替不了誰,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它們各自的臨床價值。首先,心電圖,由于價格便宜、操作方便、無創等優點,成為心臟科,甚至臨床所有科室和體檢中心必備的檢查項目,經常用作心臟疾病的篩查,它不僅可以快速的看出心臟節律的異常,對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臟增大的判斷也可以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再來看心臟彩超,它主要是用來判斷心臟的結構有沒有異常以及心腔內血流的改變,例如有沒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心腔擴大等等,因此,其在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中發揮著極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心臟彩超在評價心功能方面也具有很大優勢,它可以提供臨床上判斷心功能極重要的參數:左室射血分數(EF),
而冠狀動脈CTA,則需要在放射科完成。需要注射造影劑,屬于有創的檢查,冠狀動脈CTA的主要目的是判斷供應心臟營養的動脈—冠狀動脈的走行情況和有無狹窄,狹窄的程度,因此,它在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判斷疾病嚴重程度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上面就是臨床上常用的三種檢查,每一種檢查都有各自的缺點和優點,也都具有各自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也不能說使用最貴的檢查就是最好的檢查,要因病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