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介紹一位來自廣州增城的核雕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漢軍。欖核雕作品《蟬鳴荔熟》增城欖雕屬于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雕刻種類分很多,有石雕、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等等,看看你想學的是哪一門的雕刻,在周漢軍的刀下,拇指大小的欖核上面,雕刻的內容卻惟妙惟肖。
1、哪里有核雕大師?
給大家介紹一位來自廣州增城的核雕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漢軍。在周漢軍的刀下,拇指大小的欖核上面,雕刻的內容卻惟妙惟肖,在廣州增城夏街古驛道旁的百年老宅黎賀榛故居里,周漢軍手持刻刀,將小小的烏欖核雕刻出一幅幅美麗的風景:栩栩如生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小動物、莊嚴肅穆的佛像。周漢軍的美工技藝幾乎全靠自學,
2012年春,在外打工多年的他選擇回到增城,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專門做雕刻。2016年8月,他和“增城古村之友”共同發起“復興增城欖雕文化”項目,2017年初,他們在網上眾籌資金七萬多元,在夏街古驛道上租下黎賀榛故居,并對其進行了修繕,創立欖雕藝術展覽館——欖人欖園,成為廣州欖雕傳承基地。欖核雕作品《蟬鳴荔熟》增城欖雕屬于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歷史上最為出名的是清代咸豐年間新塘老藝人湛谷生雕的《蘇東坡夜游赤壁》花船,被稱之為雕刻之王。在船底上雕刻了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全文,共537字,但由于種種原因,曾經在二十世紀中后期一度輝煌的這一民間藝術,目前幾近沒落,作品更是鮮為人知,工藝瀕臨失傳。如今,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和購買欖雕,周漢軍搜集增城歷史題材、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如《何仙姑系列故事》《賓公佛系列故事》《荔鄉懷古系列故事》等新穎的題材作為欖雕的創作主題,刺激了顧客的購買欲望,
2、雕刻在哪里可以學到?
雕刻種類分很多,有石雕、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等等,看看你想學的是哪一門的雕刻?如果想學石雕的話,給你推薦福建福州的壽山石雕刻,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壽山石雕刻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采,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其雕刻技法主要包括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高浮雕、篆刻和微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