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農村人還是新農人應該都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什么是老一輩農村人?我理解這里的老一輩農村人是區別與新農人的傳統農民,新農人與傳統農村人有啥不同,這是區別傳統農民農村人短期行為的最主要不同點,所謂的新農人我的理解是新型農民,新農人除了符合農民的一般條件,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老一輩農村人和新農人有什么不同,怎樣做一名優秀的新農人?
什么是老一輩農村人?我理解這里的老一輩農村人是區別與新農人的傳統農民。所謂農民是指長期居住在農村村里莊里的,并以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不管是農村人還是新農人應該都符合以下四個條件:1,有土地,而且是一定數量的耕地,長期占有并以此生存。2,從事農業勞動是其主要工作;3,收入來源是靠種地經營所得;4,長期居住在農村社區,
什么是新農人呢?所謂的新農人我的理解是新型農民。那么新農人與傳統農村人有啥不同?新農人除了符合農民的一般條件,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新農人是熟悉市場,依靠市場規律賺錢,懂銷售,追求市場利潤最大化,自身是市場的主體。而傳統農村人主要追求維持生計,不會太追求利益,而新農人則充分地融入市場,一般發展空間較大,比如現在的互聯網直播,具備一定的經營規模和較高的收入水平,
2,新農人可以說是職業農民,定位很準,就是以務農作為終身職業,有一定的職業規劃和長期的可持續性。具有高度的穩定性,而且后繼有人,這是區別傳統農民農村人短期行為的最主要不同點。3,新農人具有公益心,社會責任感和現代科技觀念,愛學習,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做銷售,并具有大局觀,熱愛生態環境和為后輩繼承著想。
新農人的最大特點是對科技的認同和對商業規則的敬畏,在市場經濟和國家政策的雙重作用下必然出現的結果,同樣會經歷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過程,怎樣做好一個優秀的新農人呢?一是培養科技增收能力。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提高應用農業新科技的能力,二是學習市場經營能力。以市場帶動產業發展,注重用現代經營形式來培訓農民,提高農民的市場經營能力,
三是專研專業化生產能力。立足當地自然和傳統優勢發展現代農業的著力點,學習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資格。新農人既應繼承傳統農民的優良品行,更要有開闊的視野、新的道德觀和現代文明生活習慣,新型農民應當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勞動者。具有較好的社會素質,自立自強、崇尚科學、誠信友愛、知法守法,講公德、有道德、重美德、尚文明;具有較高的技能素質,熟悉和會用現代農業技術,熟練掌握一到多項生產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經營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財、物和土地等資源進行生產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2、一個鄉鎮有多少公職人員?
我在鄉鎮工作過11年,干過黨委委員和黨政辦主任,熟悉了解鄉鎮情況。鄉鎮公職人員分為公務員編和事業編兩種,鄉鎮公職人員與其戶籍人口和土地面積有關,大一點的鄉鎮公職人員數量大概130個,少一點的100個,這里不算公立醫院的在編醫生和公立學校的在編教師。另外,像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的鄉鎮,其公職人員數量可能超過200個,
假設一個鄉鎮10萬戶籍人口,算是較大鄉鎮,下面我們以機構改革后的鄉鎮編制為例,說說該鄉鎮公職人員數量。一、“鄉鎮六大辦”公職人員大概53個該鄉鎮屬于大鎮,公務員編制相對較多,除去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鎮長、人大副主席等15個鄉鎮領導,還有38個其他公務員,主要分布在鄉鎮六大辦公室:①黨政綜合辦公室;②基層黨建辦公室;③經濟發展辦公室;④社會事務辦公室;⑤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⑥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辦公室,
這其中,黨政辦人員最多,大概有8個,1位主任,2位副主任,5個普通公務員。基層黨建辦公室人員也不少,與黨政辦差不多,二、“綜合執法大隊”公職人員大概20個改革后,鄉鎮成立了綜合執法大隊,執法領域包括環境、國土、交通、城鎮管理、農業、文化等領域,屬于副科級事業單位,人員大概有20人,三、“三個服務中心”公職人員大概40個機構改革后,鄉鎮成立了三大副科級事業單位,即:①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②農業綜合服務中心;③政務(便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