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代四季八節之一,農歷:6月21日或4月22日,也就是夏至天,夏天的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夏至是太陽一年中最北的一天,是太陽向北運行的極端,當太陽移動到經度90度時,就是夏至的節點,所以夏至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
一般來說夏至的時間是每年公歷6月21日至22日。當太陽移動到經度90度時,就是夏至的節點,所以夏至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夏天的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之后,陽光直射點逐漸南移。北半球夏令時從2020年6月21日05:43:33開始。農歷:6月21日或4月22日,也就是夏至天。夏天的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到達一年中的最北端,幾乎打到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
2、 夏至是幾月幾號夏至是每年的6月20日、21日或22日。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代四季八節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在夏至上祭神祭祖的習俗,以求祈求一個好年景。夏至是太陽一年中最北的一天,是太陽向北運行的極端,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過了這一天就“回頭”了,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南移,北半球的白天一天天變短,夏至日之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減小。雷暴日期間夏至,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較快,生理生態需水量較多,此時的降水量對農業產量的影響很大,有“夏至雨滴值千金”的說法。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降水一般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夏至之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強烈,容易形成雷暴。這種熱雷雨忽來忽去,降雨范圍小,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引發洪澇災害,甚至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應注意加強防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