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川散打平書創始人李伯清,說的也是四川官話。他告訴我,他有幾個四川的朋友,說的就是川普,即四川“官話”,不僅如此,鄧小平更是四川官話的大力推廣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的也是四川官話,普通話是一種“官話”,四川話同樣也是一種“官話”。
1、中國國語普通話,為什么四川成都人要求外省人學說四川話?
成都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從沒有要求過外省人學說四川話,反而是很多外省人覺得四川話好聽,主動學的。在成都,你不但能聽到四川話,其實更多的時候聽到的是普通話,以及其他地方的方言,各種語言在成都得到了和諧共存,事實上,大多數成都人并不只說四川話,當他遇到外省人時,我們一般會自動切換成普通話與其交流,只有與四川人交流時才說四川話。
2、有人說,四川很多人不喜歡說普通話,這是為什么?
普通話是一種“官話”,四川話同樣也是一種“官話”,此前,有一部老電影《抓壯丁》,里面的人物有王保長、李老栓、三嫂子,他們說的就是一種四川官話。現在,四川散打平書創始人李伯清,說的也是四川官話,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的也是四川官話。不僅如此,鄧小平更是四川官話的大力推廣者,因為,是他把四川官話說給了全世界的好人和壞人聽了,誰敢說我們的四川話就不是一種官話呢。
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吃的是“天府之國”的五谷雜糧;飲用的是“天府之國”的水;走的是“天府之國”的路;學說的當然也就是這一套四川官話了,55年前,為了生活,我走向社會,先干了一年的赤腳醫生。16進入縣城,參加了工作,44年的正規工作單位的經歷、生涯,與支援“三線建設”的多個單位那些南來北往的過客打了幾十年的交道,遇到說普通官話的,也可以說上兩句,
但是,交流的時間一旦長了,說著說著,就容易跑偏,聽者就不明白我在說些什么了,往往讓自己都感到奇奇怪怪的。用我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就是普通官話存在彎彎繞的音調,實在是難于把握與掌控,下面我講講親身經歷的一個特例,話說大約在十年前吧,我客居北京一個月,就在某一天的一個早上,發現手機內存不足,即刻來到官莊路上一個營業廳,咨詢購買一張內存卡的事件,由于夾雜著一些鄉音,三句話之后,就露餡了。
人家店老板說:你是四川人吧!我說:咋的,你怎么就一口認定我就是四川人呢?他告訴我,他有幾個四川的朋友,說的就是川普,即四川“官話”,當時,我的面部肌肉開始向額頭上方提升,嘴角上翹,牙齒都露出來了。雖然如此這般,還得用椒鹽官話與人家交流,只得將就點,否則,沒有杜康,何人能為我解憂?就為這一樁事之后,原本每年都去北京一趟,與家人團聚,含逸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到后來,隔一年,才去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