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14日在兩會工作報告中已經下架“老賴”代指惡意欠債不還人,將欠款人定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不再以“老賴”一詞取代。這些老賴,為了逃避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確定的義務,可謂丑態(tài)百出,有寧可扔掉二十多萬年薪也要賴掉八十萬賠償,成為教科書式耍賴的唐山黃淑芬;有自稱被人包養(yǎng)無需為自己的交通肇事賠償的青島即墨老賴武鑫;有的為幾百元錢、一兩千元錢也不惜上黑名單當老賴;有的全家老少通力合作轉移財產假離婚當老賴。
1、究竟有多少老賴?
究竟有多少老賴?這個數字是很龐大的。根據統(tǒng)計,目前進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zhí)行人黑名單的老賴,有15694144例(截止到2019-10-27),估計正在賴,尚未進入這個名單的,至少有這個數字的三倍,也就是應當在五千萬以上。這些老賴,為了逃避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確定的義務,可謂丑態(tài)百出,有寧可扔掉二十多萬年薪也要賴掉八十萬賠償,成為教科書式耍賴的唐山黃淑芬;有自稱被人包養(yǎng)無需為自己的交通肇事賠償的青島即墨老賴武鑫;有的為幾百元錢、一兩千元錢也不惜上黑名單當老賴;有的全家老少通力合作轉移財產假離婚當老賴,
2、安徽蚌埠:晝夜堅守十六小時,失信“老賴”難逃法網,你怎么看?
尊敬的貴編輯同志:您好!感謝貴平臺的正能量傳播,但在懲戒失信人的文章中沿用(老賴)一詞,實為不妥,無意之中傷害了賴氏同胞。(老賴)一詞,自古以來就是異姓氏同胞對賴氏長輩的特有稱謂之尊稱,不是欠款不還人的代名詞,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14日在兩會工作報告中已經下架“老賴”代指惡意欠債不還人,將欠款人定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不再以“老賴”一詞取代。
3、蚌埠:失信懲戒顯成效,“老賴”主動把錢還,你怎么看?
相信多數人并不想做老賴,畢竟互相借錢,之間都是彼此相識的人,生活的圈子就那么大!拖多久都是還。也許生意,投資失敗,也或許資金沒有回攏,等等客觀原因所導致的,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真正的老賴,明明有錢,就是各種借口耗著。,,,這就要借助公檢法部門的執(zhí)法權利,為債權人主持公道,正義。任何事情都存在倆面性,也不要一捧子把人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