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口之家在青島多少錢算是高收入呢。在很多“黃島紅島不是青島”的青島保守人士眼里,以上圖片描述的事情,跟青島是沒有關系的,青島的GDP全省第一,全國排十二、三名的樣子,所以會給人造成一種假象,讓人感覺青島人的收入是不是很高,其實不然,青島上班族的平均收入水平其實是很低的,不用說全國比較,在山東省內,也只是第二梯隊的水平,這么說沒有概念,我直接以工資數額來告訴你吧,在青島,如果是稅后三四千塊錢的話,這種屬于主流,如果稅后到手5000的話,這種屬于中上游的,月均到手8000至一萬以上的,這種在青島上班族里絕對屬于精英了。
1、在青島,一個三口家,一個月賺多少錢算是高收入?
青島和大多數的旅游城市是一樣的,就是消費高,工資低,現在的物價是高的,可是收入比沒有跟上這個速度,所以就會更加的捉襟見肘。現在的社會主力軍就是70后和80后以及大部分的90后,這一部分人面臨的形式是復雜的,尤其是這兩年以來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所有的人都是在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一個三口之家在青島多少錢算是高收入呢?對于這個首先從壓力來說,那么就以市區的生活為例,所謂壓力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這其中除了生活支出之外,還有房貸、車貸等等的費用,按照平均值計算一個家庭的房貸在5000元左右,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教育和嬰幼兒撫養投入在3000元左右,一個家庭日常的通勤上班和柴米油鹽等的日常開支加上車貸、保險等等這些費用一個月在3000左右,那么一個月下來一個三口之家的固定支出在5000至12000之間,這個數據還得根據每個家庭的情況實際進行調整,基本上就是這么一個狀態。
2、青島人均收入有多高?青島人有多有錢?
青島的GDP全省第一,全國排十二、三名的樣子,所以會給人造成一種假象,讓人感覺青島人的收入是不是很高,其實不然,青島上班族的平均收入水平其實是很低的,不用說全國比較,在山東省內,也只是第二梯隊的水平,這么說沒有概念,我直接以工資數額來告訴你吧,在青島,如果是稅后三四千塊錢的話,這種屬于主流,如果稅后到手5000的話,這種屬于中上游的,月均到手8000至一萬以上的,這種在青島上班族里絕對屬于精英了!這就是青島真實的收入情況,我敢說絕對權威,不要有些叫真兒的和少部分的外資企業、上市公司高管比較,咱只說大部分人的情況!你要較真兒的說,工地上的民工有的還掙一萬多呢!,
3、青島為什么很多地方都沒有多少人的感覺?
青島為什么感覺人少?而且感覺越來越少?很恭喜,你的感覺是沒毛病的。罪魁禍首在哪里?四個字:三灣三城,“三灣三城”“擁灣發展”大計劃,對青島市人口的稀釋,以及有意識的將新入青島市的人口、新增加的就業機會導入西海岸、城陽、紅島、即墨等處落地,才是目前青島市人口越來越少的感覺的癥結所在。,一句話,青島的人少了,城陽和黃島的人多了,僅此而已。
解釋起來也很簡單,由于東部城區(青島)的發展成熟度要遠高于西岸城區(黃島)和北岸城區(紅島),因此為了實現“三灣三城”,青島在近10年以及未來10-20年的發展主力,都會放到西岸城區和北岸城區,主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投資都將放到這兩個地方,而現有的主城區,也就是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四地,按照規劃來看,獲得資源傾斜將比較有限,后面可見的時間里。
將沒有什么太大手筆規劃,加上青島本來就不是一個中心輻射型城市,不像人民廣場之于上海、故宮之于北京、鐘樓之于西安或天府廣場之于成都那樣,有一個絕對的公認的城市“中心點”——你說五四廣場的話,五四廣場建成迄今剛剛20年,再之前在傳統老青島眼里都是“郊區”。之前很多售樓處炒作的市政府北遷計劃,雖然被辟謠為假,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市政府真的北遷了,那整個市南區就再也配不上“市中心”一說,
所以,青島的人口涌入有明顯的區域化、集團化、地域化特征。主力建設哪里,人口就涌入哪里,之前的老城區,并不像很多城市那樣會出現人口回流,而是會隨著新城區的發展,一步步涼掉,最后變成文藝青年“打卡休閑”的歷史建筑,是它們最終的歸宿,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老西鎮、老四方、老臺東這樣的傳統青島老城區,基本都已經是半個養老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