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因瀕臨沂河而得名,臨沂城建城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盡管歷史上沒有成為都城,但是目前已有1000多萬人口,是山東省的人口大市,正由于臨沂的自古繁榮,許多的歷史上的大人物都在這里誕生,那么,臨沂歷代都有哪些名人呢,臨沂擁有專業批發市場一百多處,從業人員較多,當然,在此經商定居的南方人也比較多,臨沂物流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發達的商貿物流,也帶來了人口的繁榮聚集。
1、為什么臨沂歷史上沒有成為都城,而現在能有超過1000萬人?
我是蒙山沂水老漢。臨沂,因瀕臨沂河而得名,臨沂城建城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盡管歷史上沒有成為都城,但是目前已有1000多萬人口,是山東省的人口大市。具體原因如下:第一,臨沂面積在山東最大,臨沂市山東省面積第一大市,總面積17191平方公里。轄九縣五區,沂河穿城而過,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沿河而居,像沂水,沂南,河東幾個縣區都與沂河有關,
第二,臨沂商貿物流發達。臨沂擁有專業批發市場一百多處,從業人員較多,當然,在此經商定居的南方人也比較多,臨沂物流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發達的商貿物流,也帶來了人口的繁榮聚集,第三,臨沂人性格特點決定。臨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勤勞、質樸、善良是臨沂人的代名詞,當然,因生活壓力沒大城市那么大,這里的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愿意生二胎,尤其是一胎是女孩的家庭,
2、臨沂有什么名人?
在臨沂名人中,今天介紹幾位將軍,他們是臨沂人的驕傲和自豪。劉興元:開國中將劉興元(1908——1990),原名劉維芳,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軍醫院政治部巡視員,總衛生部總務處處長,八路軍衛生部政治處主任,第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2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42軍政治委員等職。
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參與指揮過贛榆城戰斗和強攻臨沂戰役,參加遼沈、平津、安新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干部部部長,廣州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軍事學院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王光華:開國少將王光華(1909——2005),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
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軍平漢線游擊隊支隊長,八路軍129師冀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冀南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后方總指揮部司令員等職,參加支援過淮海、太原、平津和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兼公安廳長,軍委人民武裝部動員處長,總參謀部隊列部副部長,總參謀部軍務部第二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覺:開國少將李覺(1914——2010),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晉西游擊隊營教導員,魯西軍區團政治處副主任,冀魯豫軍區分區旅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師長,參加過平漢、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后,西藏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后勤部部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核研制基地司令員,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鄭惕:中將鄭惕(1923——2002),山東臨沂人,革命戰爭時期,曾任魯南軍區武工隊隊長,鐵道游擊大隊代政委,徐州警備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兼軍法處處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副師長,解放軍總參謀部警備部處長,武裝警察部隊副參謀長,第二炮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李連秀:中將李連秀,1923年生,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山東軍區副連長,東北野戰軍1縱隊團參謀長、副團長。新中國成立后,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愿軍38軍337團團長,后38軍參謀長、軍長,40集團軍軍長,武警部隊司令員等職。1989年1月被授予武警中將警銜,楊漢文:中將楊漢文,1928年生,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人。
3、請問臨沂歷代都有哪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