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68公里。汝陽縣花生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花生果1.5萬噸,麻花又名麻糖,是汝陽傳統名產,洛陽的特色食品,汝陽縣紅薯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8萬畝,總產1.2億公斤左右,汝陽縣薯業開發協會已吸收會員500余人,建成專業合作社12個。
1、滕州這個城市怎么樣?
每個城市都有他的優缺點,不敢說他好不好,畢竟是小城市利弊還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我是土生土長的滕州人,我在這幾方面給你闡述一下我的觀點:經濟:滕州的經濟在棗莊是數一數二的,在今年的百強縣排第26位,省內排第三,滕州有很多企業,但都盈利不好,有幾個盈利好的醫藥公司和家居公司還是很不錯的。國企的話就是煙草公司還有煤礦公司,以及幾個城建公司還是不錯的,
滕州的商業是很好的,很活躍的,在這里你不用擔心衣食住行等方面,太多的商城、購物街、批發市場等,你都逛不完。交通出行:先說出行,市內有高鐵,有火車也有大巴車,還有正在山亭建的機場,雖然不在市內,但也就20分鐘的路程,再說說市內交通,交通這一塊一直是滕州的短板,可能是城市結構沒有拉開,交通還算得上擁堵,道路這兩年修得還行,也算得上條條大路通羅馬,想去哪還是很方便的。
市內的公共汽車還是很方便的,去哪的都有,這一點我很喜歡,醫療:市內有一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還有一個三級甲等中醫院,一個兒童醫院,目前就這三個大型醫院,據我了解設備都是最先進的,但人員技術肯定要比大城市差一些,不過也很不錯了。教育:基礎教育不用說,都能滿足個地方上學,初中教育也都很不錯,有兩所非常出名在市內,
2、汝陽縣有什么好吃的?
汝陽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68公里。汝陽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酒——杜康酒的發祥地,是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汝陽黃河巨龍的發現地,享有“中國杜康文化之鄉”和“中國恐龍之鄉”的美譽,汝陽縣好吃的東西較多,比較出名的有以下幾種:1.蔡店來自鹵肉。蔡店來自鹵肉源于民間祖傳秘方,經三十余年實驗研制而成,
其特點是:當日屠宰,當日制作,高溫殺菌,不含色素,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經常食用具有開胃健脾、強身健體之功效,由于陳來自的鹵肉店位于汝陽縣蔡店鄉蔡店村,人們都稱這種鹵肉為“蔡店鹵肉”,方圓幾百里的食客紛至沓來,顧客盈門。2005年9月注冊了“蔡店”、“來自”兩個商標,2006年,陳來自經營的鹵肉店被汝陽縣餐飲業協會評為“汝陽名吃”。
2010年被河南電視臺評為“中原名吃上榜品牌”,2011年又被中國國際名牌發展委員會評為“中國名優產品”。2.汝陽麻花,麻花又名麻糖,是汝陽傳統名產,洛陽的特色食品。作為油炸食品的一種,因像擰成的麻繩狀而得名,麻花相傳最早由上店西局一個叫牛夢的人創制,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民國八年由上店西街張老三正式開始門面生產,形成了和面、搓制、下鍋一整套匠作工藝,
上店麻花由八股細長的面辮繞合而成,成品形長條細,勻稱而修直,其色鮮而金黃,干食脆而酥香,長期存放而不變質。而今已在汝陽廣泛普及,成為最具群眾性的特色名吃之一,它松脆膩香,食用方便,價錢便宜,老少皆宜,是走親串友的佳品,更是產婦“坐月子”期間的常備食品。3.汝陽紅薯及“三粉”,汝陽縣紅薯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8萬畝,總產1.2億公斤左右。
所產紅薯以“面、沙、香、甜”之特點聞名中原,汝陽縣薯業開發協會已吸收會員500余人,建成專業合作社12個?,F有5家合作社注冊了“青龍溝”、“薯輝”、“金頂山”、“柏林”、“汝家”等五個紅薯商標,以紅薯為原料的“三粉”(粉條、粉面、粉皮)加工,年產達600萬公斤。以大安羅凹村和上店西街村最為集中,4.汝陽花生。
汝陽縣花生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花生果1.5萬噸,主要分布在劉店、三屯、柏樹、上店和城關等鄉鎮。品種以適合食品加工利用的中小果花生為主,具有“果型勻稱、莢果飽滿、仁色粉紅、出仁率高、香而不膩、味美適口”的特點,被河南省確定為優質花生商品生產基地縣,其中,小店鎮小寺村已形成全省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年花生交易額達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