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以前,途徑安徽境內的重要鐵路線僅有從徐州入境個津浦線一條南北鐵路線,取得碭山和蕭縣后,安徽自己就有了一條隴海線這條東西交通大動脈,對于安徽經濟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與這個問題相對應的情況是,同樣在1955年,江蘇北部的兩個縣也劃入了安徽宿州,這是因為1955年出于對洪水的治理,兩個省份之間對區劃做出了調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洪水所在的洪澤湖。
1、安徽有哪些有特色的縣城?
在安徽,說到有特色的縣城,我覺得一定是非鳳陽莫屬了。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洪武七年朱元璋改“鐘離”為“鳳陽”,至今已六百余年。二是文物古跡星羅棋布,鳳陽縣城內有當初朱元璋準備定都鳳陽而修建的明中都城遺址,朱元璋年輕時出家的於皇寺。有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石像生的數目比南京明孝陵的還要多),還有當今全國最高大的鼓樓――明鐘鼓樓,鳳陽縣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也一樣能令你大開眼界,
三是在鳳陽,有全國唯一一個設立在縣城的省屬重點本科院校――安徽科技學院,每年為祖國各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鳳陽縣城地處淮河中游,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京臺高速、寧洛高速和京滬高鐵都經過這里,鳳陽擁有豐富的物產和燦爛的飲食文化,除了明太祖御酒名聞遐邇、特色宮廷名菜“瓤豆腐”讓人垂涎欲滴外,各色地方風味小吃也讓到過鳳陽的游客贊不絕口。
2、安徽中部的蚌埠為什么逐步衰落了?
以蚌埠為代表,中國這一類的城市在進入新世紀后,發展速度都大為落后,比如蚌埠、徐州、洛陽、襄陽等,這些以前我們在歷史書上經常看到的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總結一下,這類城市一般如下特點:交通發達,可是,這里說的交通發達,是在以古代的觀點來看,陸路和鐵路交通發達。可是,現在的大城市,想要提升城市品位和質量的,是以高速公路、航空為代表的現代化交通,鐵路的交通已經不能稱為發達的代名詞,
3、歷史上,安徽亳州是如何從阜陽劃出去的?
“亳”這個字歷史悠久,商朝延續幾百年的都城都在“亳”,有東亳、西亳、南亳、北亳,其實就是今天商丘、亳州那一圈兒,周時在亳建立焦國,秦在此設立譙縣,從此叫譙縣,直到北周時,譙縣為成軍政重鎮,縣已不符合其身份,于是改為亳州,并設立總管府,統轄周圍數州,隨著朝代更迭,亳州或是州、郡、縣的建制,到了清朝亳州并入潁州版圖,乾隆還在潁州建立新縣并賜名阜陽縣,民國初年潁州撤銷,亳州降為縣歸了阜陽管。
亳州地理位置,新中國成立之初,阜陽地區下轄10個縣市,地區龐大,這里面就有亳縣,亳縣曾在1948年咱們給成立過地級市,但6個月以后又降為縣,復稱為亳縣。80年代開始正式開始改革開放,城市經濟發熱,為了讓經濟發達的城市帶動較落后的農村,掀起了“地改市”和“市管縣”的改革,到了83年的時候,安徽省也在討論關于行政區域調整的議題,其中就有關于阜陽轄區太大考慮調整的想法,
亳州花戲樓。亳縣在歷史上有撤縣建市的背景,又是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經濟較好,但由于亳縣處于最西北,有人建議提地理位置更優越的渦陽,當時還是有些競爭,亳縣積極運作相關事宜,首都對撤縣建市有些硬性指標,其中就有城市人口過10萬,亳縣剛好達到要求,另外亳縣提交的報告是恢復亳州市,而不是新建亳州市,相對容易些,于是在1986年亳縣正式撤銷縣建制,設立縣級亳州市,
亳州火車站,雕像為曹操,亳州為曹操故里。90年代以后,亳州還是縣級市時,旁邊的阜陽區縣太大,那幾年經濟下滑,阜陽財政困難,而亳州是省轄的,經濟發展的較好一批縣城,財政比較富余,而且亳州完全滿足當時民政部《調整設市標準》的38號文件,為了加速城市發展進程,也為了分解阜陽的困難,于2000年從阜陽分出了幾個縣,有蒙城、渦陽、利辛,正式成立了亳州地級市,
4、1955年,安徽省最東部的兩個縣,為何劃入了江蘇省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