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矛盾的原名茅盾的故居是哪里,1、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小說的意義正在這里作家茅盾的原名是什么,茅盾原名叫什么,矛盾矛盾作品矛盾作品精選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1、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領導人之一。2、烏鎮故居,是茅盾誕生和度過童年、少年時代的地方,坐落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觀前街17號,坐北朝南。茅盾自1896年誕生至1909年離鄉求學,在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個春秋。此后,幾乎每年都要回家看望他的母親。1940年他的母親去世以后,切斷了他與故鄉聯結的紐帶,他的親屬也相繼去了外地定居,故居房屋便陸續租給了居民居住
茅盾,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后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3、茅盾原名叫什么?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是我國的作家,政治活動家,筆名有玄珠、方璧、郎損等。是浙江桐鄉人,矛盾矛盾作品矛盾作品精選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茅盾他十歲喪父,許多中國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師”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撫養長大。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就在這時候,他參與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籌建中國共產黨,下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任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秘書,宣傳部的代部長是毛澤東。我們今天讀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們“寓言”式的結構的同時,會覺得故事、環境、人物這些小說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潑潑地存在著,它們只會變形,而不會徹底消失,茅盾小說的意義正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