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時,第一次投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待相關院校錄取結束后進行第二次投檔;第二次投檔時,高分優先投檔后未錄取或被退檔的考生與其他未投檔考生一起排序投檔,但該類考生在第一次投檔時被退檔的院校志愿無效。如果第一次未能投檔或者投檔后被退檔,將可以與低于“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的考生一起再參加一次本科投檔。
1、優先投檔線被投檔,多出的名額會繼續在本科批上招生嗎?
廣東的高考投檔錄取確實有地方特色,來看下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工作的通知關于本科批次錄取的注意事項原文:本科批次錄取,普通文理類將分別設置高分優先投檔線,分兩次投檔錄取。錄取時,第一次投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的考生,待相關院校錄取結束后進行第二次投檔;第二次投檔時,高分優先投檔后未錄取或被退檔的考生與其他未投檔考生一起排序投檔,但該類考生在第一次投檔時被退檔的院校志愿無效,
第二次投檔時,第一次投檔錄取已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不再安排第二次投檔,如有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專業則可進行專業投檔。再來看下2019年度理科優先投檔統計和理科最低投檔統計的對比:從圖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北郵和北京印刷的兩次投檔情況,北郵在優先投檔后有一名考生被退檔,余下的這個專業計劃在第二次投檔后完成錄取;北京印刷學院在優先投檔后未完成計劃數,余下9個專業計劃在第二次投檔完成錄取,
綜上所述,我的理解是:優先投檔線上會退檔一些同學,從而會多出一部分招生名額,那么多出的名額會繼續放在本科批上(就是優先投檔線以下及本科線以上)進行投檔錄取;同樣,優先投檔未錄滿的院校專業也會繼續放在本科批上(就是優先投檔線以下及本科線以上)進行投檔錄取,如果依然錄不滿的話,剩余計劃會放到征集志愿。關于廣東的高考志愿填報我并未實際參與過,所以只能憑往年數據和廣東考試院的通知來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2、最新廣東高考改革:志愿可填不服從調劑專業和高分優先投檔線,這一變動將會帶來什么變化?
廣東高考改革最新概念解析日前,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調整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就廣東省2018年各類型招生院校錄取批次安排、志愿填報、投檔錄取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有兩個新概念,志愿可填不服從調劑專業和高分優先投檔線引起關注,
我們就這兩個概念做一下解讀。1.志愿可填一個不服從調劑專業《通知》指出,更加尊重了考生的特長和興趣,在志愿表設計上,除和往年一樣每所院校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1個是否服從調劑選項外,增加了一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考生填報時,如果選擇服從調劑但又對所報的院校某一專業毫無興趣,就可以將自己最不想去的專業在“不服從調劑專業”欄填上,在調劑專業錄取時,也不會被調劑到該專業錄取,更加尊重了考生的特長和興趣,但同時要鄭重提醒考生,可能會增加被退檔的風險,
我們演繹一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規則在高校錄取的時候是如何操作的。當一名考生被成功投檔到某高校后(這意味著考生至少達到了該高校的投檔線,并不意味著考生一定能被高校錄取),將進行高招錄取的第二個環節----專業錄取,高校將根據招生章程確定的專業錄取規則,參考考生的高考分數,依次順序檢索考生填報的6個專業,只要這6個專業中有一個專業還沒有錄滿,這位考生將被這個專業錄取。
具體能錄取到他填報的哪個專業,一是取決于考生分數的競爭力,二是取決于其他投檔成功的考生填報這些專業的人數多少,事實上,如果考生的分數不高,就在投檔線附近,而所填報的專業又都比較熱門,完全有可能檢索完他的6個專業后都無法錄取,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由于考生填報各個專業非常不均衡,完全有可能還有一部分專業填報人數較少沒有錄滿,
這時候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就有可能把考生錄取到尚未錄滿的專業去。好處是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但是缺點是高校并不知道剩余沒錄滿的專業中考生相對更能接受哪個專業,不愿意接受哪個專業,高校只能“亂點鴛鴦”,考生可能會被一個非常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考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如果考生選擇的是不服從專業調劑呢?對不起,結果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