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可能在很多外地人眼中武漢是臟亂差的,武是中國最大的縣城,武漢人素質低等等。
1、武漢本地人如何看待武漢?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可能在很多外地人眼中武漢是臟亂差的,武是中國最大的縣城,武漢人素質低等等。但是在我看來,武漢并沒那么差,并且非常好,武漢非常大,沒有絕對的市中心,武漢三鎮各自都能在各自的地界里完成所有日常所需,并且隔幾站就有個商圈,生活便利,商業繁榮,美食數不勝數,武漢也是非常包容的城市,武漢有著全世界最多的大學生,有些上百萬來漢的務工人員,大多數武漢人都是樂意與他們一起工作生活娛樂的。
2、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老年一代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業,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3、為什么有人說武漢本地人基本不去黃鶴樓,去的基本都是游客?
感謝樓主的問題分享,我就是武漢人,對于武漢人為什么不去黃河樓也有自己看法,以下純手打,希望看到的朋友閱讀,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謝謝大家了!關于武漢人為什么不去黃鶴樓,而去的一般是游客,其實是這樣的,黃鶴樓處于武昌區,算是市中心了,旁邊也是戶部巷,吃玩都比較方便,可謂是一個很好的去出了,并且也是國家5a景區,要名也有名。
但是這其實已經不是以前的黃鶴樓了,這是經過一番翻新,甚至是重做的樓了,并沒有以前那種原滋原味,古風之樓得感覺,而武漢本地人基本都知道這個情況,并且游玩的地方也比較少,占地不大,從心里角度來講,我也不愿意付這張門票錢再次去看一下這座現代化復古的人工樓,而外地人來旅游,基本就是有名的景點都會去看看,出一趟遠門不容易,能體驗的都去體驗一下,感受一下都可以的。
4、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