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鹵的配料也相對簡單,那些自稱自己鹵水中有幾十種名貴中草藥的都是胡扯蛋,就是治療癌癥,也用不著幾十種中草藥一起煮川鹵和潮鹵一樣,都是在豫鹵的基礎上加入了當地特產的香料,川鹵的特點是麻辣鮮香,潮鹵的特點是鮮香回甘,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沒有誰高誰低,好不好吃是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嘴巴自己說了算河南人喜歡吃鹵豬頭肉,下圖是我鹵的豬頭肉,有機會了您嘗嘗。
1、鹵水除了川鹵、潮州鹵之外還有哪些分類?其特點分別是什么?
徒兒,這問題估計除了為師,一般廚師還真不知道,包括專業的鹵水廚師,因為一般廚師只學技術,不學文化,尤其中國的傳統文化,為師為啥知道,因為為師博學多識啊除了川鹵、潮鹵,還有一個豫鹵,并且,豫鹵是鹵味之源!說到這,或許有人就不認可了,可以理解,因為不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造成的無知,這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都想走捷徑,放棄了傳統,所以剽竊、抄襲、假冒、化學添加劑等等才得以橫行。
我用一個詞就能詮釋為啥豫鹵是鹵味之源,“酒池肉林”,不懂的人可以查閱漢語詞典或者成語詞典,或者問問度娘都行,這個詞源于商朝末年,“酒池”不用解釋了,字面就能理解含義,我解釋一下“肉林”。詞典上只說掛滿了動物的肉,沒說什么肉,生的?熟的?烤的?煮的?肯定不是炒的!因為宋朝才有了鐵鍋,才有了炒菜,那么到底是什么肉呢?就是鹵肉!不可能掛生肉,紂王再傻也知道熟肉好吃,也不是烤肉,風一吹烤肉咬不動,那只能是煮的,煮肉不可能是白水煮肉,得加調味品,然后就成了鹵肉,據史書記載,紂王是無肉不歡的吃貨,所以對肉的吃法很有研究,為了讓各種肉肉吃起來更香,不能天天吃白水煮白肉,于是在煮肉的時候加入一些增香的中草藥,為啥要加中草藥呢?這家伙吃著喝著同時還要嘿咻嘿咻,得補補所以然,鹵肉自然而然的誕生了,為啥叫“豫鹵”呢?這個有點歷史常識的自然知道,殷商時期都城所在地都是在河南,所以叫“豫鹵”,
豫鹵流傳了幾千年,它的特點就和中原人民一樣,樸實無華,但是經得起歷史的洗禮,一直在傳承,豫鹵的主要食材包括了幾乎所有帶腿的動物,這也是紂王傳下來的,這貨喜歡打獵,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他都獵殺。豫鹵的配料也相對簡單,那些自稱自己鹵水中有幾十種名貴中草藥的都是胡扯蛋,就是治療癌癥,也用不著幾十種中草藥一起煮川鹵和潮鹵一樣,都是在豫鹵的基礎上加入了當地特產的香料,川鹵的特點是麻辣鮮香,潮鹵的特點是鮮香回甘,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沒有誰高誰低,好不好吃是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嘴巴自己說了算河南人喜歡吃鹵豬頭肉,下圖是我鹵的豬頭肉,有機會了您嘗嘗,
看到這個問題,小鳴忍不住也來湊下熱鬧,關于潮汕鹵水和四川鹵水的區別,很多朋友其實弄錯了方向,從烹飪發展的歷史看,四川鹵水是潮汕鹵水的祖父了,沒有四川鹵水,那么今天的鹵水江湖不知道是何模樣了。鹵水這種烹飪形式源于明末清初,開始的時候是一味藥膳,后來用于烹飪,其實也就是清水加香料和鹽的一鍋燉,而后有了醬油的出現,便才形成一種鹵汁的概念,
到了清代的道光年間道口燒雞的出現,‘想要燒雞香,香料加老湯’的箴言出現,底湯的概念才進入鹵水中。這時四川出現了一道與現在鹵水香料配方的意義相近的配方,這烹飪史上第一個引入配伍,助香和前香概念的鹵水配方,它便是用于制作四川鹵水的,四川鹵水香料應用的概念傳到的廣東,廣東人吸收了它的調配理念,結合了香料加老湯的成功,這才出現了廣式的精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