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蝗蟲群是非洲沙漠蝗蟲,從非洲沿途遷徙危害到亞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們不能說今年蝗蟲多,蝗蟲危害本來就是蝗蟲密度大,沒有密度也就沒有蝗災了。你自己控制了蝗災,可鄰居地里還有,蝗蟲帶翅膀有腿,會飛會蹦,別人地里有蝗蟲,你家治理了還會飛來,你打了藥,別人家沒打藥,蝗蟲會產卵,等藥效過了,第二代蝗蟲又來了。
1、為什么最近國外的蝗蟲多了?
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了沒?這就是蝗蟲,非洲的蝗蟲是以億來計算,所到之處,綠色全部被吃光它們如此的之多,以至于可以遮蔽太陽的光芒。蝗蟲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蝗蟲的孵化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這是蝗蟲在產卵蝗蟲繁殖能力很強,對于交配產卵的需求也不高,只要土壤不是太熱或者太冷,土壤較為潮濕,那產卵就沒多大問題。沙漠蝗蟲長度約為7到8厘米,比中國的蝗蟲還要長,2018年,中東地區早收到了颶風和強降雨,使得該地區突然特別適合蝗蟲產卵,
2、這么多蝗蟲是從哪里來的?怎么一下子爆發出來這么多?
你好!我是青山飛鳥藝術,首先很感謝你要請我回答這么多蝗蟲是從哪里來的?怎么一下子爆發出來這么多?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理解的:第一、蝗蟲的繁殖能力。它有很強的繁殖力,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同時,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洼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干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相反,多雨和陰濕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而且他們一旦出來就什么東西都吃,第二、蝗蟲的卵的生存能力“自然界中,如果一個地區三年風調雨順,一般不會出蝗災的,如果大旱三年,蝗災便可以卷土重來,就是因為蝗蟲卵的滯育原因,蝗蟲卵10年也不會死掉,只要條件合適,就可以孵化出小蝗蟲來。
”所以蝗蟲為什么一下子那么多,第三、蝗蟲應強調前期提前預防,壓制為主,后期滅殺為輔,實施飛蝗的可持續治理。即積極發展和改善檢測預警技術水平,使信息能夠快速、準確傳遞,改造治理蝗蟲的發生基地,創造不利于飛蝗發生的生態環境,從根本上控制蝗害,必要時用藥防治,抑制群居型蝗蟲種群的形成,總之蝗災千百年來都有,但是由于人類的進步相信這個是可以解決的。
3、今年為什么有這么多蝗蟲?
大家好,我是長江老農,今年為什么有這么多蝗蟲?據我所知現在蝗蟲仍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危害,沒有進入中國境內。此次蝗蟲群是非洲沙漠蝗蟲,從非洲沿途遷徙危害到亞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們不能說今年蝗蟲多,蝗蟲危害本來就是蝗蟲密度大,沒有密度也就沒有蝗災了,蝗災給農業,牧業和林業危害最大。雖然我沒有直接見過、遭遇過蝗災,但我在電視上看到過蝗蟲危害,也聽到過老人們講過蝗災的慘烈狀態,
我母親90歲了,沒有經歷過蝗災,我60歲了,也沒有經歷過蝗災。在我國蝗災一般都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危害,淮河以南地區幾乎很少發生蝗災,淮河以南地區發生蝗災的概率,可能只有百年一遇,聽我母親說,解放前有北方的災民,流浪乞討到我們南方,而且是大批大批的,經過打聽,他們都是北方蝗災區的難民、災民,災民向我們當地人講過蝗災的慘烈狀態,蝗蟲遮天蔽日,所到之處沒有一種植物能生長,所有植物無一幸免。
農作物絕收,樹木被蝗蟲吃的枯萎死光了,野草也被蝗蟲蠶食光了,禽畜也餓死光了,不出來流浪乞討人也會餓死,當地樹皮都被難民剝食光了,甚至有些地方人吃一種叫“觀音土”的土壤,來充饑,對饑餓我是有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在60年代也餓過肚子,不是因為蝗災,而是水災。到目前為止,蝗蟲仍然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內,沒有進入我國境內,我認為,蝗蟲遷徙我國的可能性較小,因為沒有遷徙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