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麥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也是河南本地農民普遍共識。造成河南小麥減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河南小麥苗期還很好,小麥返青正常,一二類苗占多數,河南很多地方小麥后期條銹病發生嚴重,農戶防治不及時,不徹底,也是造成小麥減產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小麥穗期天氣干旱,高溫,干熱風造成小麥灌漿期縮短,小麥籽粒干物質降低,千粒重下降,最終造成小麥減產。
1、小麥拌種后種了半個月了,不出苗是怎么回事?
謝謝邀請!小麥正常的發芽出苗有三個關鍵條件,一是種子質量好;二是坰情好,土壤含水量適中;三是地溫適中,一般地溫應在10一一20度最好。地溫過低過高都會對小麥的正常出苗和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如果以上條件適宜,小麥正常5~7天發芽,10天以內出苗。15天不出苗肯定是上面三個因素出了問題,首先考慮種子的質量問題。
一是種子把關不嚴,種子發霉變質,影響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二是包衣種子藥劑濃度過高,或包衣后的處置不當。一般包衣種子出苗慢,不包衣種子出苗快,三是種子精選、運輸、包衣時受到機械損傷,降低發芽率。(二)抪種深淺不一,根據土壤坰情一般抪種深度3~5厘米,過深覆土厚,地溫低出土慢,苗弱;過淺覆土薄,坰情好出苗快,但坰情不好,水份不足,種子不發芽,直接影響出苗。
(三)不良氣候條件影響,小麥抪種后天旱,坰情不好;或者陰雨連綿,地溫降低,土壤中空氣不足,都會嚴重影響小麥的正常出苗。不同地區,小麥的播種期有差異,小麥抪種后15天不出苗,已經錯過正常的抪種期。譬如我們山西北中部(我國最后一個冬麥區),正常的抪種期是國慶節前后,也就是9月25日一一10月7日之間,10月7日以后,每推遲一天增加一斤種子。
2、河南地區怎么選小麥種子?
河南地區選小麥種子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秋作物的茬口(也就是自己的秋作物收獲時間),再定小麥品種,一般早茬(十月十五號下種)用一般冬性品種就行,但一定要嚴格遵守播種量,不能加大播種量,如果中茬(十月十五至二十五號)用半冬性品種,適當加大播種量,如果晚茬(十月二十五號以后)要選強冬性品種,一定要加大量,(按晚一天加大一斤計算),至于品種,就不祥細介紹了,介紹品種有作廣告之嫌。
3、河南新鄉、周口等地小麥不抽穗是因為天氣原因嗎?
專家你接著編,誰扶我上去讓磚家看看!我來給你算下賬,一畝小麥成本,犁地80元,耙地50元,肥料120元,種子50,播種20元,最少澆兩次地(過冬水生根,開春水拔節,不下雨還要在澆第三次灌漿水,我家最多交過五次)我老家每次要60元左右計120元,開春追肥50元,各種病蟲害,、除草劑等費用40元,不說小麥從種到收八個月的管理人工費,最基本投資530向上,少那項都不行,
拿我家來說,家里九畝地十口人收成好一萬斤,留2000斤口糧,買掉8000斤,去掉成本,小麥這季可以收入3000元不到,小孩上學,家里看病,逢年過節買買衣服什么的,交交各種合作醫療、保險,還要費流量說說你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專家,這些錢肯定不夠,只有靠秋季玉米填補。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沒了全年口糧,菜可以自己種,口糧呢?你這個專家知道什么叫民以食為天嗎?看看你這種肥頭大腦農業專家的樣了,在看看袁隆平樣的農業專家那個不是黑瘦黑瘦的,他們才是真正的專家,
4、河南今年小麥干旱畝產減產五百斤左右,大家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從河南小麥一開鐮我就一直在關注,網上很多網友在田間地頭拍下第一手視頻分享出來,視頻也是真實情況。先期收割較早的南陽、信陽等地畝產量在500~600斤左右,個別好的畝產量800~900斤,近幾天駐馬店、周口等地也進入大面積收割階段,水澆不便的地塊畝產600斤左右,能澆上兩水,肥料也上了,藥也打過了的農戶畝產還能達到900左右,畝產超千斤的很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