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國考剛剛落幕,行測難度適中,但申論卻讓大家耳目一新,把之前考了多少年的大作文替換為一個大公文。我們看到2018年的河北省考也沒有考大作文,于是就有很多人認為不考大作文了,大作文向大公文的轉變可以讓考生更加重視公文寫作和日常應用,通過大作文到大公文的轉變更加強調公務員考試基層實踐的重要性。
1、國考申論為什么取消大作文?
2020年國考剛剛落幕,行測難度適中,但申論卻讓大家耳目一新,把之前考了多少年的大作文替換為一個大公文。這一轉變不僅僅是考試形式的變化,其中的深意我們每個考生要去了解,總結公務員考試考試思路,方便我們接下來省考的備考,第一,更加聚焦于基層實踐。往年的大作文更多的是對一個話題熱點的討論,作文思路根據材料可策論也可議論,但整體是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議論文,
我們發現大多數考生因為備考思路的固化,對于現象和觀點,大多數從一個很高的站位去思考問題,可公務員考試招的是干事的工作人員,不是招頂層設計的管理者。所以說,通過大作文到大公文的轉變更加強調公務員考試基層實踐的重要性,第二,寫作能力的務實化。上岸之后,你會發現,申論里對你幫助最大的就是公文寫作,除法檢等業務單位的大多數崗位,新進單位的年輕干事,每天要一直寫公文,改公文,雖然現實中的公文和考試的公文不一樣,難度也大,但是考試的公文是我們完成日常公務寫作的基礎,
大作文向大公文的轉變可以讓考生更加重視公文寫作和日常應用。第三,更加明確考生身份定位,公務員考試,七八成的崗位是基層崗位,考生上岸后也只是基層工作人員,基層工作人員的角色就是要更多的解決實際問題,多實干,不空談??忌皞淇忌暾?,都是背模版,背套路,尤其大作文寫的花里胡哨,可實際細看缺是不接地氣,尤其對策不具體不合理,
2、申論今年省考還會有大作文么?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這個只能進行趨勢判斷,目前的公務員招錄考試筆試逐漸呈現反套路化的趨勢。2020年的公務員考試國考就沒有考大作文,最后一題改為了公文類綜合題,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會考,我們看到2018年的河北省考也沒有考大作文,于是就有很多人認為不考大作文了。沒有去復習和準備,結果呢?2019年又考了大作文,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只能說有可能不考大作文的幾率較高。我們從2020年國考來看省考,這是有根據的,一般情況下是省考以國考為主體,國考作為標桿,各省份的申論考試命題,都要向國考看齊,省考,不可能全國各地的省考都取消大作文。各省份很可能逐漸取消最后一題的大作文,為此,申老師建議:不要抱僥幸心理,提前準備,作文還是大概率會考的,大家要多留心一下,記憶一下相關素材。
3、2019河北省考申論文章結尾如何防止“爛尾”?
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俗話講“編筐窩簍,全在收口”,都是在說明結尾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擔負著總結全文、有效提升的巨大作用,但一直以來得到的關注卻顯寥寥,許多在文章前半部分揮就錦繡的同學卻難免在結尾處草草收場,造成“爛尾”,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只要我們分析清楚文章爛尾的原因,對癥下藥,便可讓結尾“平穩著陸”。
“爛尾”原因之一:時間不足申論作答時間一向較為緊迫,許多同學在書寫結尾時常常距離考試結束只有15分鐘甚至更少的時間,這就造成了考生情緒焦躁,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因此,若要寫好結尾,必須給文章書寫預留充足的時間,只有足夠的思考,才能讓文章結尾保證應有質量。一般而言,如果考試中要求文章篇幅800-1000字之間,一般建議為文章預留至少60分鐘的時間,距離考試結束60分鐘的時候務必開始作文的作答;而如果是1000-1200字的文章建議預留70-80分鐘,給自己相對充裕的思考時間,必能讓結尾水平“更上一層樓”,
另外,多做限時訓練。作答速度的落后也是時間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還是應多做限時訓練,可以分為“整篇訓練”及“拆分訓練”,例如為自己限定60分鐘書寫整篇文章,或者在15分鐘的限定時間內要求自己盡力完善一個文章結尾,靈活運用此類方式,往往會“熟能生巧”,為試卷作答節省大量時間,“爛尾”原因之二:積累不夠最為常見的另一“爛尾”原因就是“江郎才盡”,由于積累有限,許多同學會優先把亮點放在開頭和論證部分,而到了結尾常常感到才華用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