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年,學前教育在深圳遭遇寒冬,發展良莠不齊。深圳幼兒園,民辦轉公辦,最大的好久就是讓家長少一些后顧之憂,提高公辦幼兒園、普惠園比例,到2020年,每個有條件的社區原則上至少有1~2所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
1、深圳學前教育大變局:要興辦近千所公辦園,你怎么看?
過去的20年,學前教育在深圳遭遇寒冬,發展良莠不齊!今天的政府發聲扭轉局面,但個人覺得千瘡百孔的深圳學前教育在兩年內要完全發展成眾人心中所期待的媲美北京上海的學前教育,政府的壓力和障礙也是很大的!誠如以上所說,如果只是把民辦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幼兒園,完成900所公辦園任務,后續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才是問題關鍵!除非摒棄所有利益鏈),真的能做到完全公辦么?還需拭目以待!。
2、深圳出臺教育高質量發展40條舉措,你怎么看?
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因為要回答這個問題,也關系到自己的家庭需要。我專門搜了下這40條舉措具體的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里面包含了若干亮點:提高公辦幼兒園、普惠園比例,到2020年,每個有條件的社區原則上至少有1~2所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
在義務教育方面,到2022年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公辦學位增幅達25%,各區以轄區內實際居住人口為基數提前6年預判學位需求,提前3年規劃學位建設,提前一年落實學位供給。新建住宅小區(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項目)配套學校同步規劃、先期建設、獨立竣工驗收,切實保障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通過現有高中挖潛、新改擴建和重點建設“高中城”等多渠道推進高中學校建設,到2022年,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增幅超過60%,“十四五”期間,打造國內領先的卓越高中、特色高中、民辦品牌高中各10所。在招生、師資等方面支持新建高中高起點建設人文、科技、藝體等特色高中,高起點建設一批高等院校,支持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標準建設好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高校,加強與境內外一流高校合作辦學。
深圳是改革開放最前沿陣地,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深圳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都市之一,這里是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在國際上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擴大。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1302.66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常住非戶籍人口847.97萬人,占比重65.1%,
深圳無疑是吸引人才涌入的最佳城市。每年有大批的大學畢業生選擇來深圳打拼,并把深圳當作人生的落腳點,都想成為真正的深圳人,但這樣一個大都市,說實話,教育這塊還很不盡人意。一是學位嚴重不足,許多家庭因為孩子的上學問題,特別是非深戶家庭,不得不選擇離開深圳。所以擴建小學,中學刻不容緩,二是學費貴,因公辦學校少,無法保障更多的孩子接受義務教育。
三是教育質量不高,深圳雖然是科技中心,人才中心,但學校的教育質量相比內地,還是有差距,我孩子2017年大學畢生后也選擇深圳打拼。去年更是把戶口遷到了深圳,作為家長,我并不是很贊同他的選擇。但又不能阻止他,為什么反對,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擔心以后他成家后小孩的教育問題,要上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太難了。我的許多的老鄉有的在深圳有房子了,小孩都被逼回家鄉上學,成了留守兒童,
3、深圳民辦幼兒園轉公辦幼兒園有什么好處?
深圳幼兒園,民辦轉公辦,最大的好久就是讓家長少一些后顧之憂。深圳預計2020年幼600所幼兒園實現民辦轉公辦,幼兒園對于小朋友來說,是一個快樂玩耍成長的地方,但是對于家長而言,就不單單是放讓孩子快樂成長、還要擔心他的安全,有沒有收到欺負,是不是又委屈,而家長對學校,對老師,也沒很難做好萬全的了解,加上不斷都兒童在幼兒園收到虐待和欺負的新聞爆出,更讓我們這些已經成為家長的擔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