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宇文煜、,宇文雍即大、魯公,稱帝,仍掌朝政,謚號為武帝,廟號為高祖,73年,周武帝下令在田軍上吸收漢族農民為政府軍士兵,周武帝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軍隊體制,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在歷史上意義重大,這是周武帝政府軍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宇文邕(543-578),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任皇帝(560-578在位),在位18年,史稱北-0。他是北周王朝的建立者,宇文泰的第四子,西魏的權臣,鮮卑人。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宇文煜、,宇文雍即大、魯公,稱帝,仍掌朝政。宇文雍在位期間,擺脫了鮮卑舊俗,接受了漢文化。他在政治上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民富國強。宇文邕生活簡樸,關心百姓疾苦。鄭玄元年(578年),宇文邕率軍分五路伐突厥。他在離開前去世了。他當時36歲。謚號為武帝,廟號為高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和君主。
周武帝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軍隊體制。73年,周武帝下令在田軍上吸收漢族農民為政府軍士兵。士兵可免租免徭役,家屬三年內可免租取徭役。這一規定使得原本被地方豪強和家族控制的農民,現在被朝廷直接控制。這是周武帝政府軍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3、 周武帝統一北方有什么意義?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在歷史上意義重大。結束了東西魏分裂以來近半個世紀的割據局面,解救了人民于戰亂之苦,重建了家園,恢復了生產,從而促進了整個北方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北方的部分統一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北周和北齊的統一,就沒有后來的南北朝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