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有三大火爐,而武漢就是其中之一,可見夏天的武漢在全國是出了名的熱,不僅如此,就連一些非洲朋友來到武漢之后,都直言夏天的武漢實在太熱,要回國去避暑。曾經(jīng)在廣東省的三個地方,即深圳、珠海、廣州分別呆過一段時間恰恰就是在夏天;相信有資格對比這三個地方與武漢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1、夏天,你愿意呆在武漢還是深圳呢?
謝邀。曾經(jīng)在廣東省的三個地方,即深圳、珠海、廣州分別呆過一段時間恰恰就是在夏天;相信有資格對比這三個地方與武漢的夏天有什么不同,廣州不用說了,和武漢差不多,其特定兩個字:“濕”“熱”;別看氣溫高,但是晾曬在室外的衣服常常很難干透,必須掛在室內(nèi)空調(diào)送風口處;下面主要說深圳(珠海和深圳差不多)。深圳,在珠江入海口以東偏北,和武漢不一樣,那里應該是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夏季盛行所謂“南洋風”;也就是東南風;當時查了一下深圳歷史上夏天的最高氣溫,,記得好像是38.7℃(1980年7月10日);與武漢的最高氣溫43度比起來,那就差遠了。如果在武漢,夏天可能基本上沒有人“敢”在晚飯后出來散步;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而是因為晚上地表溫度仍然非常高,似乎絲毫都不亞于白天——除非開車,沒人愿意在晚上出門,
而深圳(珠海)就不一樣了;晚上出門迎面而來的帶有魚腥味的海風;也帶有一絲涼意;不像武漢,晚上的風都是熱的。還有一個特定,是武漢這樣的內(nèi)地城市所無法比擬的,那就是每年這個季節(jié)深圳都要迎來若干臺風;幾個臺風一吹,雖然也有一些損失,但是夏天也就吹跑了,武漢受到臺風影響的時候很少,只有來自東海的臺風才能勉強掠過這里;因此,武漢的夏天“濕”“熱“難熬的關鍵就是江湖多,空氣中濕度大,也沒有風能夠吹走這些濕熱。
2、為什么武漢的夏天那么熱?
眾所周知,中國有三大火爐,而武漢就是其中之一,可見夏天的武漢在全國是出了名的熱,不僅如此,就連一些非洲朋友來到武漢之后,都直言夏天的武漢實在太熱,要回國去避暑,那么武漢為什么會這么熱呢?其實武漢位于長江中下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形成高溫少雨,并且武漢屬于河谷地區(qū),四周環(huán)山,散熱困難,使氣溫不斷升高,其次武漢作為工業(yè)城市,產(chǎn)生了大量的城市廢熱,形成了熱島效應,造成市中心溫度升高,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就形成了武漢這座火爐。
3、武漢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居住嗎?
在武漢2度寒暑,一直住武昌,其實我也喜歡漢口江灘一帶,但是我就懶在了武昌沒動窩,武漢三鎮(zhèn),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平的,見不到什么山。武漢有座長江大橋,比較出名的,但實際上現(xiàn)在有好幾條的了,以前的叫長江一橋,之后的叫,叫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上有七八座橋,你到漢口可以坐船,可以坐車,你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橋墩上有電梯,你如果上電梯,可以下去,下去哪呢?下到長江。
長江一片江灘,是灰黑色的,江水有時黃得像黃河,但江面很寬,坐船呢,往江對岸大約20多分鐘,從江灘上沿著大鐵橋走下去,再上船,上船再到對岸。武漢江灘,長江水位上漲夏冬兩季并不長,春秋有春有秋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這個比較二字是相對于重慶來說的,反正沒啥風,武漢都是湖,大湖小湖,天氣熱就蒸騰,走到街上就想光膀子,公交車上特別多的人,居然有不帶空調(diào)的,為啥不帶空調(diào),因為便宜1塊錢,
冬天的時候,象在冬天里,用冰箱里凍2小時的濕布,貼在身上那種感覺,但你卻看不到冰。冬天的公交車也特別多的人,不用空調(diào)也特別熱,本來1個人的地方能擠3個人,擠時間長了都瘦了,感覺,后來,我在武漢乘公交都盡量到起點站去坐,不過那也得搶,有一次被兩個大爺從左右搶上來,把我給擠掉了!夏冬兩季并不長,一轉(zhuǎn)眼就過去了。
湖邊都是嫩綠的時候,冬天就過去了,春天來了;當湖水平的時候,秋天就來了,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chǎn)業(yè)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在食堂里吃飯有的是打飯稱重的那種,有的是按份算,武漢的經(jīng)濟感覺非常的有活力且發(fā)達,去產(chǎn)業(yè)園或?qū)懽謽浅燥垥r,每天都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