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極端暴雨影響,鄭州市區地鐵進水、醫院進水、大批私家車被淹,整個城市的交通基本陷入癱瘓,這相當于直接切斷了城市基礎運行,一句話總結鄭州暴雨的影響是“面積小但損失物資精貴”。先說受災地屬性,7月份河南暴雨影響最大的地區是城市,雖然當時暴雨的短時降雨量要超過本次山西,但暴雨影響規模卻不算大,所以受災的主要是鄭州、新鄉市區。
1、像河南暴雨雨水倒灌地鐵,地鐵內的乘客怎么自救合適?
近日,河南鄭州百年一遇的暴雨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截止至7月21日下午,已造成25人遇難,7人失聯。因連日暴雨,鄭州城內出現內澇,像地鐵處于低水位,情況更是危急,那如果我們困在地鐵內,應該如何自救呢?首先,我們想像一下,地鐵車廂內,雨水正在不斷漫延進來。車廂內大量乘客被困已數小時,部分小孩,老人,婦女因泡在水中,已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
并且車廂內因水位不斷上漲,空間有限,已出現缺氧的情況。如此持續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面對以上危急時刻,我們更不應自亂陣腳,要想盡一切辦法自救,目的是確保人員安全,爭取救援時間。1、堅持不放棄,首先自己要保持頭腦清醒,也要安慰周邊的人,穩定情緒。2、聽從地鐵工作人員的指揮,配合他們的工作,3、調整呼吸,車廂內已出現氧氣不足的情況。
安慰群眾,我們要珍惜氧氣,不要因為緊張而大口喘氣,這樣只會導致車廂內空氣越來越少,氧氣濃度急劇下降,4、盡最大能力通過一切通訊工具聯系外界人員,報告地鐵內有人員被困這一危急情況。5、利用安全錘等工具,砸開車窗上部超過水線的位置,讓空氣流通進來,注意砸開的位置要盡量高,防止洪水加速漫延。6、在車廂內等待救援期間,要將車廂內的食物、飲用水收集起來,統一調配,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今年千年不遇的河南洪災是如何形成的?暴雨什么時候結束?
多謝@宗元三農堂老師邀請我!對于生在長江,長在長江的我來講,防汛是每年“必修課”,所以對于防洪救災,早已經沒有恐慌心理了,這幾天從央視新聞聯播中了解到河南發生持續性強降雨,發生城市內澇和汛情,我不是氣象專家,但作為農民,每天收看天氣預報,也了解了一些氣象知識,據中央氣象臺首席分析師說,有一個“冷窩槽”在河南移動較慢,與東南大平洋熱帶氣旋在河南上空交匯,形成強對流天氣。
大家都學過地理知識的,降雨的形成,就是冷暖空氣交匯,單一暖濕氣流不會降水,單一冷空氣也不會降水,正好,這次河南省有持續性降水條件,中央氣象臺預報說,7月22日河南省本輪強降水基本上結束。一、河南省中原腹地,很少出現汛情,本次災害天氣可能是千年一遇我們從電視中可以看到,河南省所有城市都出現積水內澇,堤壩出現管涌、潰壩、漫堤現象,
我們這邊防汛大多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到了汛期也就有條不紊,嚴防死守了。河南省干旱倒是聽說過,發大水我沒見過,河南省淮河上游,淮河水淹不到河南省,北邊黃河好多年都沒有決堤,所以河南省防汛年份可能比較少見,沒見過大水,不能說不發大水,這次汛情對城市里地下管網排水系統提出了考驗,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可能沒有什么感覺,好像氣溫沒有變化呀?但對大自然,對環境,對人類生存極其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