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結直腸癌并不像預防傳染病那樣簡單而完全有效、徹底根除,比如肝炎疫苗、結核疫苗、HPV疫苗(亦稱宮頸癌疫苗)等幾乎是百分之百預防。想要預防腸癌(一般指的是大腸癌),就要先了解大腸癌發病有關的危險因素,怎樣才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呢,適當的補充鈣有助于預防結腸癌。
1、如何預防腸癌?
想要預防某種癌癥,當然要知曉它的病因或發病相關危險因素,但目前多數癌癥的病因并沒有完全弄清楚,因此,針對病因的一級預防措施也就非常有限,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就無所作為,其實,很多癌癥的發病還是和環境因素相關,通過采取措施,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癌風險的。因此,想要預防腸癌(一般指的是大腸癌),就要先了解大腸癌發病有關的危險因素,
一是遺傳因素,據估計約20%的大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且這種家族遺傳性在結腸癌比直腸癌更常見。二是飲食因素,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因素,三,一些大腸非癌性疾患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息肉病、腺瘤等增加大腸癌風險。四是其他因素,比如環境因素,缺鉬,石棉長期接觸,不良生活方式(久坐、缺乏體力活動、超重、肥胖等),
針對以上因素,可以采取措施避免接觸或暴露,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患癌風險。比如,合理安排膳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煙、不酗酒、飲食多樣化營養均衡、適當參加體力活動、控制體重和防止肥胖等;積極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羅恩病等;主動進行大腸癌篩查,一項研究指出,5種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結腸癌風險,包括:健康的體重;腹部脂肪含量較低;定期鍛煉;不吸煙、控制飲酒量;合理平衡的飲食習慣(多攝入蔬菜、水果、魚、酸奶、堅果、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少攝入瘦肉及肉制品)。
2、腸癌可以預防嗎,如何預防?
大腸癌是常見的三大癌癥之一,其死亡率居惡性腫瘤死因的第二位,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轉變,大腸癌發病率正以年均3%至4%的速度上升。那么怎樣才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呢?老劉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改變飲食習慣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高脂肪食物主要是牛、羊、豬肉,通常稱為紅肉,其中牛肉含量稍低;禽肉、魚類的脂肪含量更低一些,但有些海魚脂肪含量并不低。
因此世界癌癥基金會建議,每日紅肉攝入量宜控制在80克以下,占總熱量的10%左右,多吃食物纖維素類食物。食物纖維素攝入較多有利于防止大腸癌,食物纖維素的防癌功能在于:使糞便擴容,刺激結腸蠕動,有利于排出腸道內有害致癌物;某些纖維素分解后的產物,是腸黏膜與腸道內益生菌的營養料;健康的腸道環境,包括規律性排便,都是預防大腸癌發生的重要條件。
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有燕麥片、麩子、黃豆、玉米,蔬菜中的蒜苗、韭菜,菌藻類中的木耳、海帶、紫菜更是佳品,葡萄、草莓、梨、柿子纖維素含量也較高,食物中補充纖維素名列榜首的是紅薯。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戒煙限酒,息肉是引發腸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肥胖的人,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其息肉的數量以及病變的概率都大于普通人。
研究發現,每天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能夠有效地減少腸道中容易癌變的息肉數量,如若人們能夠在自己閑時花上三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例如跑跑步,打打球等,便可以不知不覺中促進自己腸道的蠕動,使得腸道內蘊含著有毒物質的糞便能夠盡快地排出體外,人們便可以有效地預防腸癌的發生。3、早期篩查目前已明確至少80%~95%的大腸癌都是從息肉演化而來的,而從小息肉→大息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息肉癌變這一過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這一過程中發現病變,并及時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將大腸癌及時扼殺在搖籃中,
如果你從未得過癌前結腸息肉(腺瘤)、無直系親屬得過結直腸癌或癌前息肉(腺瘤)、無各種家族性遺傳性結直腸癌病史,也沒有得過炎癥性腸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那你可以50歲開始考慮進行篩查,比如結腸鏡檢查,如無異常,10年后復查。既往有息肉的人群,如息肉小于1厘米,數目小于2個,并且是較為低位的息肉如管狀腺瘤,則可以在內鏡切除息肉后5~10年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