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在襄陽城破之前,絕對有一段時間,留在襄陽跟父母們一起助守過襄陽城的。隨后一路護送著這些難民到達襄陽,郭襄返回了一別五年的襄陽城,直至最后那一場襄陽大戰開始,楊過攜小龍女再回襄陽,郭襄聞訊,調轉驢頭趕回襄陽,卻在襄陽路上,碰到一事,最后的那場襄陽大戰打了六年,郭襄是否從未跟她家人一起助守過襄陽城。
1、襄陽城破時郭襄在哪,她有去救援襄陽嗎?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后傳系列第六十五期:《倚天屠龍記》前傳之郭襄的江湖往事。這幾期在扯武當和少林時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峨嵋派,對于峨嵋派,我們很自然想到的就是這個門派的開山祖師郭襄,之前羽菱君扯襄陽城破后,曾扯到郭襄負傷歸隱山林,這一期羽菱君再次來扯扯她創建峨嵋派之前的一些故事。
扯郭襄創建峨嵋派之前的故事,還是要先從她當年尋跡楊過說起,飄泊江湖,尋跡楊過當年華山一別,神雕俠侶歸隱江湖,終南山里,活死人墓中,雙宿雙棲。此后一年中,郭襄曾尋跡至此,但當年墓口大門的斷龍石已經阻斷了墓里墓外兩世界的紛紛擾擾,楊過此時已經斷了塵世雜念,縱是郭襄至此,也不想再添情絲,古墓常閉,郭襄始終不得而入,流連多日,空喊大哥哥,也奈何不了落花有意流水無心的事實,只能安慰自己,楊過不在墓中,調往驢頭,下山奔赴萬花坳、風陵渡口而去。
然而萬花坳里花落無聲,絕情谷中空山寂寂,風陵渡口凝月冥冥,終是冷冷清清,不見楊過身影,瞬間也是三年時光,荏苒而逝,只有當年生辰大哥哥所送的一對鐵羅漢時刻陪在自己身旁,看著鐵羅漢,郭襄靈光一閃,騎上毛驢,往嵩山少林寺而去,這一去卻引出了少年張三豐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脫離少林。在覺遠大師圓寂之后,郭襄見張君寶(張三豐)一人無依無靠,于是摘下手上一雙金手鐲交給張君寶,讓他去往襄陽投靠她的父親郭靖,自己卻繼續踏上了尋找楊過的江湖飄泊之路,
自此在最后一次襄陽大戰戰火初開的五年時間里,郭襄一直飄泊于江湖,她心中明白大哥哥楊過有意避她,但她卻始終無法釋懷心中的念想,只能漫無目的的隨風飄泊,模仿當年神雕大俠楊過行俠仗義,做些江湖救急。她每有仗義之事,事后皆留名神雕大俠所為,也只不過是徒有一廂情愿而已,古墓之中的楊過始終未有信息給她,直至最后那一場襄陽大戰開始,楊過攜小龍女再回襄陽,郭襄聞訊,調轉驢頭趕回襄陽,卻在襄陽路上,碰到一事。
此時北方大地,皆已為蒙古鐵騎所踐踏,無論是當年的北宋故民還是金國遺民,都淪為蒙古帝國所轄(此時的蒙古國忽必烈尚未改國號),郭襄從北向南,一路上看到哀鴻遍野,山河破碎,蒙古軍隊所向披靡,郭襄心中開始為襄陽擔憂。身邊不斷有向南逃命,以避蒙古軍隊鋒芒的北國流民,匆忙而過,身后卻傳來一隊蒙古騎兵的追殺和被屠戮的慘叫之聲,
郭襄駕著毛驢,速度本來就不快,瞬間就被那隊蒙古騎兵追上,攔截了下來。那些蒙古士兵馬后還用長索各拖著一名流民,其中有一騎拉著竟是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蒙兵看到郭襄貌美,獨自一人一騎,其中一人馬上跳下馬,欲來抓郭襄,可是他的手剛近郭襄,一只右手卻突然被卸了下來,當即惡血直噴,哇哇慘叫,而郭襄的佩劍卻早已入鞘。
郭襄因楊過之因,生平最恨斬人手腳,但對這蒙古士兵卻毫不留情,可見她對這些人的仇恨之深,那些騎兵看到一瞬之間同伙被砍,盡皆大鄂,紛紛抽出雪亮的彎刀,也不理那馬后還牽著難民,調馬圍上就欲斬郭襄。郭襄自得覺遠大師的《九陽真經》以來,雖無全篇,但以她悟性,憑著她極高天賦,又對《九陽真經》所記之博,五年時間,隨著江湖日深,內功修為已有初成,對武理的認識也是又上升了一層境界,
只是這些年她心中所念全系楊過,并無真正深入的修煉,故而尚未有大成入境,不過對付這些騎兵卻已是綽綽有余。眼看那些蒙古人從前后左右四周彎刀砍來,她飛身而起,一個連環踢步,一圈那些蒙古騎兵盡皆掉下馬來,郭襄有“九陽功”護體,飛躍起來,輕盈如葉,款款飄下,竟又站落在驢背之上,接著她抽出佩劍,從驢背上飛身而下,以草上飛的功夫,繞著那些馬匹圍了一圈,那馬匹上綁住難民的長索紛紛斷開,馬匹受驚,快奔而去,瞬間就留下那些騎兵和難民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