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市場那么火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價格低,收到多數駐馬店小伙伴的歡迎。作為駐馬店人最為在意的還是收入和消費,而最大的消費目前依然是房價,曾和朋友聊過,我們一致認為其實駐馬店房價均價應在5000左右,知名度高的、品牌開發商賣6000每平,對于駐馬店人來說是最為理想狀態。
1、你們怎么看現狀駐馬店的樓市?
路過。本人在駐馬店生活五年,做房產工作五年,說一下個人觀點,漲的比較快的原因無非就是2018年5月份后的拆遷太快,造成房價漲幅比較大,再加上近兩年比較大的地產公司進駐駐馬店,本地小開發商爛尾太多,造成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而且現在政府加大駐馬店的招商引資帶動了房價的上漲,但在9.10月這個時間段駐馬店房價走勢個人認為會比較穩定,因為近期買房人群都是剛需性人群的購買,房價高的買不起,房價低的看不上,再加上銀行貸款在慢慢收緊,可選擇性可對于剛需性人群就比較小了,
還有改善性人群都在觀望,本來就有房子住,也不著急,而且把握不了房價是跌是漲,中國人的特征就是買漲不買跌,買房子也一樣,只有房價漲幅比較明顯,需要買改善性住房的人才敢下手。一般性買房都分為三個階段,剛需.改善.豪宅,當然投資的除外,現在可以看到的駐馬店能成交的都是剛需性住房,市場看上去有價無市,但從2019年五月份至今,每月成交量也在慢慢上升,所以個人認為9.10房價會趨于穩定,但漲幅不會太多!肯定降也是不要想的,
2、為什么有人說駐馬店的消費和收入不成正比呢?你怎么看?
之前在文章中提到過,駐馬店的工資水平基本上平均在3000-4000元之間(特殊行業除外),而在一些商超、店面賣場等,基本上都是底薪加提成的工資構成,有些地方的底薪在1500-1800區間浮動,所以但從這個平均收入來看,駐馬店的工資真的不算高。說到收入和消費不正正比,我想先說房價,在2016年之間,駐馬店房價幾乎是“按兵不動的”,但從2016年底,隨著貨幣棚改化拆遷的推進,鐵路東基本上都被拆遷掉,
而大量的剛需短期投入房產市場的結果就是:房價不斷飆升,從4000到5000再到6000甚至7000-8000元每平,工資和房價形成鮮明對比,不少駐馬店人真心覺得工資真的過低了。而除了房價,一些賣場,特別是品牌(二三線品牌)服飾店的單品定價,相對一二線城市一點都不低,甚至超出不少,風光市場那么火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價格低,收到多數駐馬店小伙伴的歡迎。
衣食住行,除了穿,我們來看看吃的,文明路、置地大道(東段)、樂山路等一些新開店,如果定位中等消費的話,人均消費基本上在50-60之間,也就是說三四個朋友,隨便吃頓飯,花費在300元左右,當然駐馬店一些老店,特別是5年以上的那種,定價是非常低的,但這種店不論是運營還是面向的消費群體,已經逐步老化。一碗稀飯1元錢,菜饃2元錢,諸如此類的有很多,但它已經代表不了駐馬店的主流消費,
但駐馬店這兩年的發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從五線到三線城市、文明城市、國家深林城市,以及火車站的重新修建,城區的擴充等等,充分說明目前駐馬店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當然,只要發展,肯定或多或少是有些問題,諸如隨著城區擴張速度較快,夏季供水壓力較大,校區(小學為主)分布和數量不足等問題是實際存在的,但不能害怕出問題就不發展,
當然,作為駐馬店人最為在意的還是收入和消費,而最大的消費目前依然是房價,曾和朋友聊過,我們一致認為其實駐馬店房價均價應在5000左右,知名度高的、品牌開發商賣6000每平,對于駐馬店人來說是最為理想狀態。消費和收入不正正比這一問題,隨著城市旅游大產業的規劃和布局,如宿鴨湖等開發,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駐馬店在收入、消費、人文等等方面同步提升,
3、駐馬店未來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