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話不僅僅是云南貴州和重慶人湖北武漢人也說。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2018年武漢GDP達到14847.29億元,位居全國第九,這些年武漢發展確實很快,這是有多種因素共同促進其經濟蓬勃發展。
1、武漢為什么發展這么迅速?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2018年武漢GDP達到14847.29億元,位居全國第九。這些年武漢發展確實很快,這是有多種因素共同促進其經濟蓬勃發展,首先最為重要的是湖北的重視,推行“強省會”戰略。這些年來,中西部地區很多省份都推行這個戰略,把主要資源投入到省會發展上來,湖北也不例外,因此武漢在湖北省內幾乎是“一城獨大”,雖然有宜昌和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但它們的實力與武漢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其次,武漢是我國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因此擁有不少的政策優勢,比如近年來它就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成就經濟帶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武漢科教實力雄厚,是我國的科教基地之一,武漢擁有2所985大學和7所211大學,每年培育了眾多人才,因此武漢的創新實力也很強,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武漢躋身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第38位,中國第7。
2、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3、為什么有人說四川話和武漢話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車去上海,我在武漢轉車,在候車室里,以及上車后的車廂里,我就像見到了家鄉人一樣的感覺,因為說著差不多的話,只是音調方面有些不一樣而已。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話不僅僅是云南貴州和重慶人說,湖北武漢人也說,【01】湖廣填四川明朝末年,張獻忠起義,后與清朝抗衡,張獻忠在四川成都殺了些人,清軍入川時又殺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寧肯錯殺一千,也不肯放過一人吧,以為所有蜀人都是張獻忠的黨羽。
張獻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沒人了,清朝為了把這個空填上,便從湖南、湖北這邊移人過來,這就是有名的歷史上的事實——湖廣填四川,但是湖北過來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從湖北孝感麻城那邊過來的,族譜里都有記載,我祖父年輕時,那邊的人還送過族譜過來,并傳來了字派。所以把家鄉話帶過來,也是一個原因,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好多話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樣,
【02】西南官方話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因為湖廣填四川,不過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慶在內的,但是貴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會這種話,那就不是湖廣填四川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區劃,湖北、云南、貴州、重慶等都屬于西南方向,這一帶的人大多說話都向一個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語言,但又各自擁有自己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