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寺內碑文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個和尚叫莫騰,朱發蘭在洛陽城西建白馬寺,于是周游其山,開了慈云禪寺因其山清水秀”,在江蘇淮陰的一條普通街道上,有一片十平方的叢林──慈云禪寺,慈云禪寺主持解讀大師俗名:顧長貴1948年出生于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慈云寺始建于漢代,位于河南鞏義。
在江蘇淮陰的一條普通街道上,有一片十平方的叢林── 慈云 禪寺。它既不是名山,也不是旅游景點。但卻是蘇北大地上方丈如來達摩的清凈道場。平時來這里上香的人很多,掛單子修行的人也很多。尤其是佛菩薩的圣誕節,香火旺盛,到處都是人。
慈云禪寺主持解讀大師俗名:顧長貴1948年出生于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公元1985年,就讀于陜西五臺山壽寧寺,剃度出家。他獲得了一個證書和一個退路。
3、了凡四訓 慈云寺在哪?慈云寺始建于漢代,位于河南鞏義。據寺內碑文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個和尚叫莫騰,朱發蘭在洛陽城西建白馬寺,于是周游其山,開了慈云 禪寺因其山清水秀”,所以稱之為慈云,意思是佛祖的慈悲浩如煙海,遮蔽了整個世界。\n 慈云寺廟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這里已經成為一座迷人的古剎。唐朝貞觀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三藏玄奘受托重修此寺,香火在宋代仍然盛行。到了元朝,由于戰亂饑荒,一度荒廢,從明朝九年(公元1444年)到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歷代都有修繕。鼎盛時期,殿堂鱗次櫛比,金碧輝煌,五六百名僧人和香客如云而來,由于其優越的外形和系統之美,即元恭的廬山和達摩的少林,所以沒有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