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這么久的歷史了...7.官渡之戰發生在鄭州中牟,中牟縣有官渡鎮,在鄭州和開封之間。河南地區的人口占據全國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高考考生,鄭州得名于隋朝,文帝將熒州改為鄭州,鄭州地處中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又是有一億人口的大省,目前發展速度較快,經濟總體實力己經進入全國前五行列,城市人口突破千萬,成為全國新一線城市。
1、關于鄭州你知道多少?
1.鄭州得名于隋朝,文帝將熒州改為鄭州。民國時期才改為鄭縣......鄭州才不是由一個小縣城發展來的!2.鄭州靠近黃河,然而卻是一座淮河流域的城市,3.鄭州有亞洲也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醫院——鄭大一附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近又在東區開了分院...鄭大一附院4.鄭州文廟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文廟,僅次曲阜。
同學們趕快去拜吧,快期末了...5.三英戰盧布的虎牢關和象棋中的楚河漢界都在鄭州下面的滎陽,楚河漢界的分界點是鴻溝,現在還能看到(黃河風景名勝區內)。6.另,虎牢關和關虎屯——關虎屯不僅現在關著老虎(動物園),古代也曾關過,周朝周穆王在鄭州打獵捕獲的老虎關至此地,得名關虎屯。(后來移到滎陽汜水,就是現在的虎牢關),
竟然有這么久的歷史了...7.官渡之戰發生在鄭州中牟,中牟縣有官渡鎮,在鄭州和開封之間。8.黃河中下游分界線在鄭州西北桃花峪,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的山上可以看到,巧的是,楚河漢界的鴻溝也在這里,事實上,桃花峪黃河大橋就是鴻溝上。9.鞏義慈云寺,是吳承恩寫《西游記》的地方,10.鄭州的街道都是蘇聯人和中國人設計的嗎?不,還有日本人設計的,那就是鄭東新區。
11.碧沙崗公園來歷:馮玉祥為紀念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設立的陵園,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12.大玉米的創意來源不是玉米!雖然可能是農業大省,而是“嵩岳寺塔”——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主樓曲線與“嵩岳寺塔”吻合,嵩岳寺塔和大玉米對比圖,還挺像的~13.鄭州的金水河是人工河,挖出的土堆起來成了紫荊山。
2、河南有一億人口,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學鄭州大學?
河南地區的人口占據全國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高考考生,但是省內卻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高校,很多情況下,省內的同學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遠赴他鄉求學。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最原始的需求,河南擁有眾多人口,但是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學?但是很多同學也不要因此就憤憤不平,因為一所重點大學的形成與當地的經濟,交通,人文情況是都有關系的,
觀看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武漢,他們的所在地高校數量都十分可觀。但是河南缺少具有代表性的,發展前景十分良好的中心城市,因此高校的數量在河南境內稀少也是有原因的,其中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有河南省會中心城市的變化,河南位于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省。建國期間計劃經濟還有高校學生免學費等的政策,本來就讓河南的財政部支出困難,因此眾多高校對于在河南省建校并不積極,
中國科技大學本來也有想法想在河南落戶,最后也因為一系列經濟,接收不力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打消了這個想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南省高校的數量。的確,人口大省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學,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嘆,國家政府教育經費支出逐年增大,助推國民教育穩步發展。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財務部支出的教育經費仍處于偏低水平,
僅在2015年,英法等國的教育支出GDP比例就高于5.5%,丹麥更是達到了8.6%,與之相比,我國的教育支出確實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并且在教育普遍化的這幾年來,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始終存在,河南省境內只有一所211大學,但是省外重點大學對于河南省考生錄取人數很少,這就導致了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并且中央財政支持高校不根據各省考生平均人數情況來分配名額,這也就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河南省的考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