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好,退休后為什么有的退休人員社保卡不返錢。為什么有的人他的退休以后醫保卡上返錢,有的人醫保卡上不返錢的一個主要原因,廣東廣州市醫保部門是按照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資3.9%的標準,每個月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打錢;又比如,統籌賬戶里的錢歸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個人賬戶里的錢歸參保職工個人。
1、居民社保卡一年返多少錢?補貼多少?
煙臺社保從2012年1月1日起對職工的社保卡每月撥付計算方式為:35周歲以下(不含35周歲)在職職工月劃入額=本人月繳費工資x2.3%;35歲以上至45歲以下(不含45周歲)在職職工月劃入額=本人月繳費工資x2.7%;45歲以上在職職工月劃入額=本人月繳費工資x3.4%;退休人員月劃入額=本人年齡(周歲)x1.5元。
2、給企退人員往醫保卡上打錢,是按照什么比例?
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職工醫療保險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療保險統籌賬戶,另一個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統籌賬戶里的錢歸國家,由國家統籌安排,個人賬戶里的錢歸參保職工個人,參保職工不但生病住院時可以按照規定的比例報銷醫療費,而且醫保部門每個月都會往個人賬戶里打錢,由個人用來支付平時到藥店去藥和到門診看病的費用。
當職工的醫療保險繳費繳足當地規定的繳費年限,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不但可以每個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還可以享受終身免費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個醫療保險待遇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有病住院時可以按規定的比例報銷治療費用,另一個方面是醫保部門會按比例給退休人員醫保卡里打錢。至于說醫保部門是按照什么比例給企業退休人員醫保卡上打錢,由于醫療保險這一塊目前仍然沒有實現全國統籌,自然也就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和方法,由各地自行制訂政策,
但有_點可以肯定,只要企業職工退休前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都符合當地的規定,醫保部門一定會往醫保卡里打錢。比如:廣東廣州市醫保部門是按照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資3.9%的標準,每個月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打錢;又比如:廣西南寧市醫保部門是按照退休職工本人月養老金額3.5%的標準,每個月往醫保卡里打錢;又比如:江蘇省醫保部門是按照退休職工本人上年度月養老金額5.5%的標準,每個月往醫保卡里打錢;還比如;上海市打給退休職工醫保卡里的錢為74周歲以下的,每人每年1400元;75周歲以上的,每人每年1575元,
3、退休后為什么有的退休人員社保卡不返錢?返錢的標準是怎樣的?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樓主你好,退休后為什么有的退休人員社保卡不返錢,返錢的標準是怎么樣子的呢?退休人員的社保卡返錢,它主要指的是我們個人醫保賬戶當中會建立相應的余額,這個醫保賬戶建立相應的余額的前提條件,就是正常的辦理職工醫保的退休待遇,那么這是一個前提條件。如果說你沒有辦理職工醫保的退休待遇,那么很明顯就不會在個人醫保賬戶當中產生相應的余額,即便自己參加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那么本身這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就沒有個人醫保賬戶,所以說也不會有相應的余額產生,
就是為什么有的人他的退休以后醫保卡上返錢,有的人醫保卡上不返錢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個醫保卡的返還比例,是根據個人的年齡來決定的,本身作為退休人員來講年齡普遍是比較偏大的,所以說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我們的退休人員返還的比例,相對于企業在職職工來要高一些,基本上每個月可以在200塊錢左右,那么作為企業單位的在職職工,可能每個月僅僅只有幾十塊錢,所以他們二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