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名對明清之際的“湖廣填四川”這一段歷史有較強的反映。比如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他也是“湖廣填四川”時期的移民,在其《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其祖籍為廣東韶關,客家人,在“湖廣填四川”時移民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場,此外,“湖廣填四川”的主要移民大多是湖南和湖北兩省的人口。
1、湖廣填四川是不是真的,眉山市的人是我國哪個省的人移民過來的?
“湖廣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啊,至于眉山市是我國哪個省的人移民,還真不好說,因為移民的時候都是分散移民,四川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最多,所以叫“湖廣填四川”。在此科普一下,也許很多人以為“湖廣填四川”中的“湖廣”指的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其實清朝時期的“湖廣”指的是“湖南和湖北”不含廣東和廣西,明清時期湖南和湖北屬于“湖廣行省”簡稱“湖廣省”,當時的湖南和湖北有湖廣總督,而廣東和廣西有兩廣總督,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所以,大家不要搞錯了,此外,“湖廣填四川”的主要移民大多是湖南和湖北兩省的人口。當然也有其它周邊省份的人口,比如云南、貴州、廣西、江西等省的少部分人,以前我也回答過這個問題,有網友說從族譜上看到自己是廣東客家人,說明四川也有廣東的移民。比如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他也是“湖廣填四川”時期的移民,在其《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其祖籍為廣東韶關,客家人,在“湖廣填四川”時移民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場,
2、湖廣填四川是大規模移民嗎?
是的,移民。湖廣填四川,移民地名是歷史上移民活動的投影,濃縮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對明清之際的“湖廣填四川”這一段歷史有較強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間分布規律是:戰亂影響劇烈地區,前代土著遺存較少,移民地名較多,反之戰亂影響較少,土著遺存較多,移民地名較少;移民首選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區高于邊遠山區;四川移民省籍來源由于自然環境、社會文化背景與空間距離的因素湖廣籍占了約60%,與重慶、四川地區流傳的“湖廣填四川”相一致,
四川省編修地名錄為基礎進行統計研究,按時間劃分為明代移民地名和清代移民地名。明代移民地名如:榮縣文昌鄉伍家沖“元末明初,榮境多為湖廣人流遷入籍謀生,此為伍姓占地,故名”,清代移民地名按移民信息分為三個層次,清代一級移民地名:其地名信息中移民籍是非四川籍,注明移民后所在地及命名緣由。如墊江縣謝家坪:“湖廣進四川,姓謝的在此為業,
”二級移民地名:此類地名沒有移民來源地,時間是明之后,或是沒有時間信息但有插占、遷移信息,其地名是移民而產生的則為二級移民信息。如:北碚區馬家溝“清初,馬家遷此溝內定居,故名”,北碚區東陽鄉袁家灣:“袁家遷來此灣定居,故名”,三級移民地名:會館地名,如:簡陽縣石橋鎮江西街:“清朝時,遷居此地江西人建一會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