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是不是古代的南陽輪不到襄陽人來解讀吧。同時,在襄陽的文化節上宣揚南陽不是古代的南陽也有侵犯南陽權利,影響兩地團結之嫌,唐朝(岑參)岑參,唐朝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著名的邊塞詩人,擅長描寫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的七言律詩,享有很高的名望。
1、南陽張姓祖上是哪里的?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出自黃帝之后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2、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
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其中南陽好幾個支系,其中一是: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柏樹墳、張莊、魏沖張氏,(主要分布在魏沖、張莊,柏樹墳,燕集、啞叭莊、趙莊,張代莊等)張氏宗派:乾隆35年從七世祖開宗續譜字輩:克宗有大士,人舉自學成,振從弘天上,法清德永興,現在主要是人舉自學成輩分的人在世(一世祖守祥公生二子,景夏、景明,另一分支二世祖承鎮(成振)公、邦振公)老祠堂在魏沖村西,僅存老族譜石碑一通,從一世祖記載到八世族,清末世系現無法考證(人口分布區域較廣:1柏樹墳村2魏沖村3張代莊4大趙莊5曹莊6張莊7燕集8姜營9啞巴莊10張高莊11小郭莊12李八廟13浦山14廟后王慶15十二里河16馬場17新店鄉棗莊下王莊陳崗坎莊18橋頭鄉窩李19石橋西左莊上曹營村20河西陳棚李相公莊21博望大兆22午陽縣西門外23南召石門關溝24北啞巴莊25湖北天門縣26湖北荊州市27劉寺王莊)其二是:山西洪洞縣楊樹底下遷過來的,后二十輩是:文、明、開、昌、運,武、功、齊、勝、芳,行、慶、嘉、升、遠,德、厚、福、澤、長。
(再后就無法考究了)南陽鎮平縣張氏家譜張里太家族是在歷史上一次大遷移時,有山西洪桐縣遷之河南南陽地區的,1720年之前我族在南陽鎮平縣境內的大張莊居住。遷來之時帶來的輩份是:毓、凱、履、書、志、成、秀、景、世、運、正、啟、風,其三:正在整理中,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后,后續整理完畢發出來!。
2、南陽在三國時期出了個諸葛亮,還有哪些歷史名人出自南陽?
南陽已建城3000多年,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地大物博、人杰地靈,歷史名人輩出,可遠遠不止出了一個諸葛亮,下面就按不同時代選幾個代表人物講講:春秋(范蠡、百里奚)范蠡,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南陽市)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號陶朱公,被后人尊稱為“商圣”。
百里奚,春秋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為秦朝稱霸居功至偉,東漢(張衡、張仲景)張衡,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著作有《二京賦》等,發明有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被后人尊為“科圣”。
張仲景,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南陽鄧州市穰東)人,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的偉人,代表作品有《傷寒雜病論》等醫術巨著,被后人尊為“醫圣”,唐朝(岑參)岑參,唐朝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著名的邊塞詩人,擅長描寫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的七言律詩,享有很高的名望。近代(彭雪楓、二月河)彭雪楓,南陽鎮平人,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抗日戰爭時期我黨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偉大的抗日英雄,被毛主席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