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這么一個人,懶到能坐就永遠不站,能躺就永遠不坐,這個故事警示我們,懶惰的人是不會適應這個社會的,于是他的妻子特意做了一個環形的蛋糕,套在懶人的脖子上,讓懶人只要餓了就能吃到,懶漢吃蛋糕的故事也警示我們不要做一個吃等死的人,你說的應該是民間故事懶漢吃蛋糕,小學二年級繞口令2:懶漢懶,不會織毛毯就學織席。
你說的應該是民間故事懶漢吃蛋糕。古時候有這么一個人,懶到能坐就永遠不站,能躺就永遠不坐。他的妻子應該在吃飯的時候把它送到他的嘴邊喂他。有一天,他老婆回娘家,沒人做飯。我能怎么做呢?于是他的妻子特意做了一個環形的蛋糕,套在懶人的脖子上,讓懶人只要餓了就能吃到。然而,他很快就把嘴里的餅干都吃光了。因為他懶得動動手指把餅干轉到不同的方向,所以吃不下剩下的餅干,最后餓死了。這個故事警示我們,懶惰的人是不會適應這個社會的。有一個習語類似于這個故事:吃了就死。也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它意味著除了吃什么也不做。比喻一個人精神差,找不到目標,失去理想,從而沒有動力做事,整天得過且過。懶漢吃蛋糕的故事也警示我們不要做一個吃等死的人。
2、小學二年級的繞口令有哪些繞口令1小學二年級:老劉和牛佬拉糧,南寧南嶺農場拉糧。老劉拉6666斤626粒,牛佬也拉6666斤626粒,他們拉兩個6666斤626粒,小學二年級繞口令2:懶漢懶,不會織毛毯就學織席。如果不能把座椅扣牢,那就學會磨,磨的不細就去學唱戲吧。唱戲走調,學轎子,轎子走得慢,還得白吃。吃不上飯,就得過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