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次大水,既有天災,也有人禍。今夏河南需防暴雨洪澇、地質災害、臺風雨澇等自然災害由于今年主汛期河南降水分布不均,帶來的影響也是多維度的,災害天氣是怎么產生的,是人類造的孽,人類要自食其果,具體到河南,河南位于我國中部偏北地區,河南南部降水將會偏少,北部則會偏多,根據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會同省氣象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及專家進行的會商研判。
1、河南地區洪災最嚴重地區是哪?
現在時間2021年7月25日0時,這場特大暴雨的降雨過程結束了,但是引發的特大洪水造成的巨大破壞還遠未結束,現在還在嚴重威脅新鄉市區的安全,更別說已經淹沒的方圓幾十公里范圍內城鎮鄉村,這次洪災的遇難者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但真正影響時間最長的是滯洪區的鄉鎮村民,泄洪區的水消失的快一些,滯洪區幾米深的水要就地滲落消失的過程是漫長的,受災的村民房屋損壞,財產損失,莊稼絕收,過后可能政府會給一定的補償,但是農民一沒有工資,二沒有養老金,本來就在社會的底層,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2、河南這次大水,造成那么大損失,究竟什么原因造成的?
河南這次大水,既有天災,也有人禍,這次只所以全民關注,天災主要是雨下的大,下的急,下得暴。人禍是應急預案不足,溝河坑被地產占據,水庫蓄水能力不足,建設海綿城市應對洪水過于樂觀,這些年,河南下了幾場雨就發洪水,這是什么原因?南方天天下雨,怎么不發洪水?這不值得探討嗎?上世紀七六年以前,每到伏天,中原,華北平原,包括西北,幾乎一個月都是陰雨連綿,有時候還連著下幾天大雨,也沒見發這么大洪水,只不過河道里增加了水到是真的。
發洪水,除了山區,半山區外,平原基本上沒有洪水,城市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怎么這樣了?據觀察,這四十多年來,中原,華北平原雨水特別少,也沒有了伏天的連雨天,基本上是年年干旱,于是,很多河道被人們開發,種樹,種莊稼,有的甚至把河道填平蓋房子,建工廠。很多河道都沒了,只要雨水下的大一點兒,洪水就泛濫了,因為沒有了排洪河道,給洪水肆虐留下了空間,
過去,人們家家養豬,需要用土墊豬圈,因此,村村有大坑,只要下雨大了,那些水就往大坑里灌,這等于疏水坑,所以,村里和莊稼地里也不會被水淹了。現在不行了,人們不養豬,也沒人用土了,路也不是磚渣路、泥巴路,而是水泥路。路一馬平川,水肆意橫流,再者,原來的坑、河、堤都被現代垃圾逐步填平,沒有了蓄水處。下幾場大雨,就會形成洪災,到處泛濫,
3、今年千年不遇的河南洪災是如何形成的?暴雨什么時候結束?
多謝@宗元三農堂老師邀請我!對于生在長江,長在長江的我來講,防汛是每年“必修課”,所以對于防洪救災,早已經沒有恐慌心理了。這幾天從央視新聞聯播中了解到河南發生持續性強降雨,發生城市內澇和汛情,我不是氣象專家,但作為農民,每天收看天氣預報,也了解了一些氣象知識,據中央氣象臺首席分析師說,有一個“冷窩槽”在河南移動較慢,與東南大平洋熱帶氣旋在河南上空交匯,形成強對流天氣,
大家都學過地理知識的,降雨的形成,就是冷暖空氣交匯,單一暖濕氣流不會降水,單一冷空氣也不會降水,正好,這次河南省有持續性降水條件。中央氣象臺預報說,7月22日河南省本輪強降水基本上結束,一、河南省中原腹地,很少出現汛情,本次災害天氣可能是千年一遇我們從電視中可以看到,河南省所有城市都出現積水內澇,堤壩出現管涌、潰壩、漫堤現象。
我們這邊防汛大多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到了汛期也就有條不紊,嚴防死守了,河南省干旱倒是聽說過,發大水我沒見過。河南省淮河上游,淮河水淹不到河南省,北邊黃河好多年都沒有決堤,所以河南省防汛年份可能比較少見,沒見過大水,不能說不發大水,這次汛情對城市里地下管網排水系統提出了考驗,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可能沒有什么感覺,好像氣溫沒有變化呀?但對大自然,對環境,對人類生存極其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