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在武漢的生活就離不開水字。我身為武漢人,看到武漢的進步很高興,提到這三點,可能大多數人都覺得武漢并不會有這樣的居住環境,所以也不會有這種品質生活狀態出現,起初我也這么認為,但后來,聽了我一個國外留學回來的朋友說起他現在的居住的環境,生活的狀態,改變了我的看法。
1、在武漢生活怎么樣?
武漢和別的大城市不同,沒有市中心,因為武漢市中心太多了,例如聞名全國的步行街有三條,城市著名的繁華鬧市商業中心不下十幾處,所以武漢就無所謂市中心了。但同時武漢也無偏僻的糟糕的地方,感覺無論走哪兒都差不多,你無論在哪個繁華的大街上想找個偏僻的壞地方,那是很令人失望的,因為找不著,因為你無論朝哪個你認為偏僻之處走,其結果不是走到江灘公園,就一定走進一座湖泊風景區。
武漢市中心的位置不及偏僻的地方宜居,因為離城市主干道越遠,不出兩公里一定到一個湖邊風景區了,因為武漢建成區的每個湖都有環湖綠道,都建成了湖泊公園,而且都被城市的高層建筑所包圍,所以你無論身處武漢三鎮的哪個湖邊,湖周邊的景觀完全感覺一樣,湖對岸都是高層建筑林立。所以你無論站在武漢什么位置,你無論朝哪方向走,一定會走到湖邊,或是走到江邊,
2、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
3、在武漢生活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我在武漢生活67年。我是1954年來武漢在一元路小學讀三年級,那年9月武漢特大洪水剛退。父母帶我到漢口江灘的前身濱江公園玩,只見公園里才栽的小樹苗剛一人多高,公園里到處都是洪水退后的泥沙。我家住在老漢口火車站附近的天聲街,那時的天聲街全是做小生意的:小旅館,賣早點,賣夜宵的,還有一些西藏人住旅店,苗族女人在旅店門口賣苗藥。
到晚上有賣唱的,變魔術的,說書的,我總聽到很晚,高興了丟過一分錢,那說書的感謝得很。總之,五十年代是武漢人安宜純樸的年代,剛結束多年站亂的武漢人民是積極投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建社中,我記得1958年有段名謠:抓晴天,戰雨天,麻風細雨是好天。1977年我從安陸調回鐵路醫院工作,1983年我在同濟醫院進休,夏天遇到暴雨,那時城市排澇很差,那天暴雨一夜后,早起整個解放大道都積水齊大腿根,所有的工交車都停運了。
我是在積水中走了3—4個小時才的同濟醫院,1994年的大洪水我也經歷過。提心吊膽總算熬過洪水退去,總而言之在武漢的生活就離不開水字。武漢不愧為江城之稱,來到21世紀武漢的市政工程要比過去好多人。近兩年的大暴雨都未造成城市洪澇,比我們上班那時強多了,時代在前進,武漢在一日千里的前進。我身為武漢人,看到武漢的進步很高興,
4、武漢人,你見過最美好的生活狀態是什么樣子的?
謝邀。如題主所言,現代社會發展速度和工作節奏之快,或無暇顧及,或無心思考,越來越多的人忽略了個人生活,更不用說美好或者品質生活,首先,在中國人的認知里,美好生活約等于“好生活”,而實際上,好生活不等于美生活,美好生活是由好生活和美生活共同組成,缺一不可,什么是好生活?我們通常所說的能滿足物質需求,比如,有車有房,子孫滿堂,有閑錢可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