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更多的是一種奉獻,與其每天都想著是否有補助,什么時候能回單位。駐村工作隊正常情況下是有補助的,由于各省出臺的政策不一致,導致這個標準都是地方標準,沒有統一的一個數目,因為,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著我們,那是初心;有一種力量在驅使著我們,那是使命;有一種眼神在注視著我們,那是期待;有一種希望在牽引著我們,那是夢想。
1、企業駐村工作隊員有補貼嗎?
謝邀。這個要看各地方各單位的情況了,我們這里縣級是按下鄉補的規格進行補貼的。以前是各單位自己的工作隊,隊員補貼由單位發,每人每天按40元的標準,其他再沒有什么補助了,從2019年下半年,駐村工作隊員的補貼由組織部統一發放,每個工作隊最多報三個人,多余的則由單位按組織部門的標準自行發放。納入組織部發放補貼的工作隊員,每人每月1000元,車油費100元,每月共發1100元,每三個月發一次,
除此之外再沒有什么補助了,平時吃飯都是自己拿錢。至于駐村用的辦公用品用具,和住宿生活用品用具,象電腦、打印機、筆墨紙張,象空調、床被、毛巾肥皂等等吧,都是單位出錢買的,不過每年組織部會給每個第一書記撥辦公經費一萬元,這筆錢直接打到單位帳戶,由單位支配。不同地方,不同單位,不同級別的駐村工作隊,每天的補貼標準是不一樣的,省市級的生活補和油補應該都很高,不同地方的駐村補也不一樣,
2、駐村工作休息日加班,有駐村生活補助嗎?
駐村工作隊正常情況下是有補助的,由于各省出臺的政策不一致,導致這個標準都是地方標準,沒有統一的一個數目。一般的都是這樣規定的,每月,22個工作日,至少要在村工作20天,工作的20天內,每天補助100元,每月2000元封頂,如果出勤不夠20天,每少一天,這一天是沒有補助的,駐村工作隊請假相對比較嚴格,通常情況下,請一天假需要駐村的書記,和村書記批準,兩天和三天,需要鄉鎮黨委書記批準,超過三天則需要市委組織部長審批。
如果不請假,曠工的話,被紀委查到,輕者通報,重者給予處分,一旦受到處分,將影響職務和職稱和晉升。處分將會記入檔案,駐村工作更多的是一種奉獻,與其每天都想著是否有補助,什么時候能回單位?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為村里面和村民們辦點實事兒,真的什么也干不了,那就和老百姓好好處一處,解決他們的糾紛,也算是為平安建設作貢獻了。
3、駐村工作隊的伙食補助還有沒有?
我們這支工作隊隊員的伙食補助,絕對與大家想象當中的存在較大差異!我們原單位是一個只有十二人的小單位,按照要求必須掛包一個村委會,并安排三人駐村扶貧,而我們的駐村地離縣城有一百五十余公里,下來駐村前,單位領導找我談話,要我帶隊擔任第一書記。我首先就意識到,食宿的問題如果得不到保障,工作就難以正常開展,當時,上級還沒有規定工作隊員給不給補助、給多少補助,甚至連多長時間可以輪換都還沒有明確。
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組織既然有安排,不下肯定不行,所以,為了保證我的2名隊員餓不著,其它要求我都沒提,只跟單位領導要求,每個月給我們安排一點伙食補助。領導信誓旦旦保證:你們先駐下去,我一定會為你們想辦法!得到這句話,我們滿懷希望扛著背包帶著隨身物品就下來了,第一天到村上已是下午六點多,正是飯點,村書記在村委會門口等我們,直接把我們帶到了一間小平房里。
這是食堂,我們看到已經有一桌人在吃飯,桌上有五六道菜,另外一桌菜上了,人空著,明顯是留給我們的,之前常聽說很多村委會沒錢,開不了伙。我看這情況,心想這村委會還不錯,起碼伙食正常,我們只要有碗吃就行,不用再為吃的發愁了!接下來幾天,食堂里一到飯點都很熱鬧,頓頓都有兩桌人,除了村委班子的幾人已經認識,其它的都不知道,
一打聽才得知,原來這不是村里辦的伙食,是這個村要建一個水庫,鎮上設了一個指揮部在這里,伙食是他們辦的,村委會的也都是沾他們的光白吃白喝。我想,既然單位也還沒給我們補助,暫時就和他們搭一下伙也行,過段時間再適當交點伙食費,還省得我們自己麻煩,但沒想到,吃了不足一個月時間,指揮部按照建設要求,搬到五公里外的大壩邊辦公去了,伙食自然也隨之停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