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社區隨著社會的的變遷及政府機構改革,各種服務職能下沉社區,政府每個部門都把工作下到社區,領導們要求社區參公管理,一波波工作壓力和要求層層下壓,這些年進社區都要大專以上文憑,怎耐社區人員收入很低,雖然加了點工資但是,社區人員干三個月還不如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一個月的工資多。
1、社區工作者怎么樣,收入是多少?具體干什么?
社區工作者是政府聘用人員〈臨時工,簽定的是勞務派遣合同,男的只能干到53歲,女的50歲〉。這些年社區隨著社會的的變遷及政府機構改革,各種服務職能下沉社區,政府每個部門都把工作下到社區,領導們要求社區參公管理,一波波工作壓力和要求層層下壓,這些年進社區都要大專以上文憑,怎耐社區人員收入很低,雖然加了點工資但是,社區人員干三個月還不如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一個月的工資多,
而且只有五險還是最低的基數。曾經統計過社區承擔了100多項工作,社區13個工作人員默默承受,昆明盤龍這邊一個社區一萬人口,承擔黨建,民政,城管,社保,低保,計生,老年人,青少年,環保,婦聯,工會.,文明創建,綜合治理,文體,禁毒,水務,應急......等工作,感覺社區就是一個小心臟,所以委辦局的事社區都要對,居民反應的事也要對。
2、社區干事報考熱的背后,社區工作者的前途如何?
[摳鼻]社區工作者完全沒有任何前途,沒有編制,工資低,更不會有什么晉升空間,第二,工作特別多和繁重,因為是最底層,上面的工作最后一級級,一層層的落到社區,還有各種突發任務要完成,比如這普查,那統計。舉個例子,某市想了解本市居民收入和消費情況,然后一層層落到社區去摸查統計,這就要命了,收入這些是隱私,大的社區一兩萬居民,你要去摸查統計一兩萬人的收入消費情況,遇到好的跟你說下,一些直接開罵,這么隱私為嘛要告訴你,作為社區就兩難了,不做嘛任務在那,去做嘛又不可能實現,
有些人可能會經常聽到社區有些職位,比如某副書記,副主任,什么主席這樣的名堂,聽起來非常牛叉高大上,事實只是僅限社區范圍內給的崗位,并不是正式的國家給予的編制職位,就如同聯合國在社區設個點,然后給個崗位叫,聯合國駐中國某社區副秘書長,聽起來是不是很牛叉,但沒任何實際意義的崗位。管理和約束方面,社區人員和公務員相仿,接受公務員管理制度,但身份只是個三無人員那樣,就如同要物業保安,去履行公務員警察條例那樣,
3、社區工作者工資水平究竟如何?你愿意做社區工作者嗎?
當前,各地為了加強基層管理隊伍的力量,對于社區工作者的招聘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社區工作者的待遇并沒有因此提高。正常情況下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水平是和當地的經濟水平掛鉤的,經濟越好的地區社區工作者的工資越高,而從總體情況來看,社區工作者的工資一般是處于當地平均水平以下的,社區工作者作為社區聘用的人員,雖然也是通過統一的招考,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但是并不算體制內人員,他們既不算是行政編制人員也不算是事業編制人員,因此他們的待遇自然也是更低的。
雖然各地都有出臺規范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的文件,但是從各地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制定的社區工作者工資標準都不高,一些地區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水平已經多年沒有增長,并且,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前景也比較渺茫。正常情況下,社區工作者的晉升之路就是通過換屆選舉的時候,進入社區兩委,但是在我國基層,在當地沒有一定的聲望和關系,換屆的時候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兩委。
而與此同時,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并不輕松,他們需要負責社區的黨建、綜治、扶貧、信訪等工作,與群眾們面對面打交道,加班加點也是很正常的,工作壓力也不小。所以說,社區工作者就是一份工資低、沒前途、工作累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呆不久的,但是還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社區工作者的真實情況,認為是吃公家飯的體面的工作,而且現在每年的就業壓力那么大,因此每次參加社區工作者考試的人員還是不少的!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