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后五年平均每年約5萬億的銀行按揭會不會成為斷供潮。在這兩年里的居民債務金額預計只有10萬億,其中房貸應該在8萬億以內,在上海的時候,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感受不明顯回到老家小縣城來過年,明顯感覺到經濟慘淡,街上賣的東西看的人多買的人少,以前排隊買的那家豆腐,現在到中午都賣不完,除了體制內的人收入尚且穩定,其他從業人員收入暴跌,前幾年經濟好,預期收入高,大家都在房子上用了大杠桿,現在房價橫盤,收入銳減,無法支撐高額的房貸。
1、房貸斷供潮的持續上演,讓法拍房激增了143倍,這是怎么回事?
在上海的時候,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感受不明顯回到老家小縣城來過年,明顯感覺到經濟慘淡,街上賣的東西看的人多買的人少,以前排隊買的那家豆腐,現在到中午都賣不完,除了體制內的人收入尚且穩定,其他從業人員收入暴跌,前幾年經濟好,預期收入高,大家都在房子上用了大杠桿,現在房價橫盤,收入銳減,無法支撐高額的房貸。
2、有人說房貸斷供潮已經來臨,那為什么一些三四線城市卻不常見呢?
我國居民債務這些年快速上升,從2008年初占GDP的18.8%上升至2018年的49.3%,十年間債務比例上升了30.5個百分點,從全國的180萬億的債務中,主要是以房產按揭為主的居民債務金額高達53萬億。這些年里居民額度增加了近40萬億,假設前五年15萬億,后五年25萬億計算。那么前五年的房產按揭早已過了風險期,而后五年預計每年的平均貸款金額為5萬億,
也就是后五年平均每年約5萬億的銀行按揭會不會成為斷供潮?從2014年到2018年的5年時間里,其實在2016年前的房地產基本上都是相對較低價格購買到了房產,而這些房產目前早已出現增值,即便無錢按揭還款,也可以通過直接房屋銷售還債務且獲得一定的利潤。因此,不太可能出現斷供情況,只有在2017年、2018年這兩年里的房價出現大幅下跌且無力還貸者才有可能出現斷供現象。
而在這兩年里的居民債務金額預計只有10萬億,其中房貸應該在8萬億以內,可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城市的房價還在環比上漲,只有少數城市出現環比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也是很小,最大的極少數樓盤也沒有下跌超過30%。也就是房屋按揭首付的比例,又如何會出現大批斷供現象的,只有房價下跌超過40%的大批樓盤出現才會批量斷供現象,而且這些資不抵債的也只是近2年里購買的房產。
超過2年以上的房產基本上可以達到收支平衡,銀行也是最多虧一部分利息,從按揭本息額度來看,一般每年會達到10%的本金以上。超過2年的本息收入加首付就支付總額超過房款的40%,即便出現大量的二年內的斷供潮現象,也不會超過這兩年債務總額的50%,即5萬億的斷供額,而這跟我國180萬億的債務總額相比只有5%,也不足以引發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