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簡單的有榨菜豆芽湯、榨菜番茄湯和榨菜豆腐湯。實際上,廣東人吃榨菜之前沖洗一會,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肉吃得多了,食慾減退時,最好吃的還只有榨菜,民間初期的風流人士用榨菜來送茶,當為時髦,其實榨菜也有解酒的作用,坐車暈船,慢慢咀嚼幾片榨菜,煩悶緩和。
1、榨菜怎么吃最好吃?
有許多蔬菜都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尤其是加了一個番字或洋字的,像番茄和洋蔥等。製作榨菜的青菜頭,又名包包菜、疙瘩菜、豬腦殼菜和草腰子,是一正牌的中國菜,產于四川,直到一九四二年才給了它一個拉丁學名BrassicaJunceaCossVarTsatsaiMao。最好的青菜頭區面積不是很大,在重慶市豐都縣附近的兩百公里長江沿岸地帶,所收穫的青菜頭肉質肥美嫩脆,又少筋,
是誰發明榨菜的呢?有人說是道光年間的邱正富,有的人說是光緒年間的邱壽安,但我相信是寂寂無名的老百姓于多年來的經驗累積的成果,功勞并不屬于任何一個人。把青菜頭浸在鹽水里,再放進壓製豆腐的木箱中榨除鹽水而成,故稱之為榨菜,過程中加辣椒粉炮製。製作完成后放進陶甕中,可貯藏很久,運送到全國,甚至南洋,遠到歐美了,
記得小時候看到的榨菜甕塑著青龍,簡直是藝術品,但商人看不起它,打破一洞,擺在店里賣招徠。至今這個傳統尚在,榨菜甕口小,都是把甕打破的,不過當今的甕已不優美,碎了也不可惜,肉吃得多了,食慾減退時,最好吃的還只有榨菜。民間初期的風流人士用榨菜來送茶,當為時髦,其實榨菜也有解酒的作用,坐車暈船,慢慢咀嚼幾片榨菜,煩悶緩和,
榨菜味鮮美,滾湯后會引出糖分,有天然味精之稱。最普通的一道菜是榨菜肉絲湯,永遠受歡迎,更簡單的有榨菜豆芽湯、榨菜番茄湯和榨菜豆腐湯。煲青紅蘿卜湯時,加幾片榨菜,會產生更錯綜複雜的滋味,蒸魚蒸肉時都可以鋪一些榨菜絲吊味。我包水餃的時候,把榨菜剁碎溷入肉中,更有咬勁和刺激,大陸榨菜較咸,臺灣的扁甜。用后者,切成細條,再發開四五顆大江瑤柱,
2、為什么廣東人吃榨菜,先沖洗后再炒或蒸一會才吃呢?
榨菜洗一洗,味覺上更符合廣東人對食物本味的追求廣東人為什么吃榨菜會先沖洗一會后才食用,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廣東人的衛生習慣問題,就好像碗筷茶杯,一坐下就要用開水燙洗一遍,認為這樣就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其實實際上,廣東人吃榨菜之前沖洗一會,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粵菜的特點是講究鮮、嫩、爽、滑、淡、脆,對食物來講是追求本味。
就算是作為配料都是最后為了顯出主料的風味,原料和配料兩者均以清新為本,而榨菜對于廣東人的口味來講,偏咸和辣,食用的時候覺得辣咸的口味過重,掩蓋了榨菜本身的嫩甜,用開水沖洗一下后再食用,就更容易帶出榨菜本來嫩脆甜的口感。因而,廣東人吃榨菜前沖洗一下后再食用的原因,只是覺得榨菜太咸太辣,沖洗后能更符合廣東人追求食物本味的口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