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高一后,面臨著文理分科選擇。在此,我結合當年女兒文理分科情況,談點看法,上高二文理分科時,充分考慮女兒各科成績和她自己意愿,經過認真分析與權衡,決定讓女兒選擇文科,題主女兒的文科和理科都差不多,高一下期要分科了,孩子是要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我有以下建議。
1、女兒高一下學期就要文理分科了,平時文理差不多,該怎么選擇?
我是四川省的一名中學老師,工作30年了,我女兒分科和我的許多親戚的孩子文理科分科都詢問過我的意見。題主女兒的文科和理科都差不多,高一下期要分科了,孩子是要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我有以下建議:一、看孩子期末考試成績的全市文理科排名,許多市(地級市)高中每學期期末考試都要進行全市統考,統考以后都會有文科和理科的全市排名,并且要劃定文科分數線和理科分數線,這是非常重要的參照物,因為近幾年每個市高中水平波動不大,因此每年考上985、211、一本、二本大學的學生人數相對穩定。
如果你的孩子文科上了一本線,理科只上了二本線,你就選擇文科,反之選擇理科;如果你的孩子文科和理科都只上了二本線,那么最好選擇理科!尤其是現在各個沒有進行高考模式改革的省市,每年選擇文科的人數已經大致和理科相當,而大學錄取的文科和理科的人數比例大約在1:4,文科生上線人數只有理科生上線人數的1/4!下面兩個圖,就是我親戚的女兒昨年期末考試在全市的排名,她選擇了理科,
二、看學校考試的文科和理科排名。有些市沒有進行全市排名,那么也很簡單,你可以看看你孩子所讀的高中近三年文科和理科上線人數來選擇,假如這個學校去年理科上線800人,文科上線200人,如果你女兒文科在學校排名400名,理科400名,當然選擇理科!如果你女兒文科和理科都沒有上線,那么選擇文科!三、征求班主任或者教你女兒的有經驗的老師的意見。
學校里教過幾屆的老師都清楚學校的文理科實力,教你女兒的老師對你女兒的情況最了解,所以班主任(有經驗老師)的話一定要認真考慮!四、避免一個誤區,有人說:“我選擇文科,因為文科好學,有興趣”這往往是一個誤區!文科看起來容易學,答題的時候可以回答得滿滿的,但是沒有回答到“給分點”,完全可能得0分,正是因為許多學生以為文科“好學”,近幾年四川參加高考的文科生與理科生人數都是20多萬人,但是我們看看近3年四川省文理科上線人數就明白了:理科一本上線都在28%左右,文科一本上線率在8.8%左右;文科二本上線率32%左右,理科二本上線率62%左右。
2、高一如何正確選擇文理分科?
如果文理科排名都相近,就根據愛好選,否則哪個優勢大就選哪個,有一些文理科的刻板印象是很片面的。文科要求的是通過知識框架實現對大量知識點的熟悉,對記憶力確實有一定要求,但并非簡單地死記硬背,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文科數學也并不是簡單,只是部分知識點不考,要考的知識點難度和理科相差不大。很難說二者有什么優缺點,
哪一門學好了都是前途無限,哪一門學不好都是碌碌無為。文科生相對感性,溝通能力略勝一籌,對文學和藝術的平均體悟能力可能相對高一點(但理科生一樣有感性的),除了傳統文科職業如教師等,行政崗位也適合,理科生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會更深入一些,一些高精尖科學領域的工作需要的是理科人才(前提是有天賦才能走到那一步?。?/p>
3、文理分科很糾結,該如何選擇?
讀完高一后,面臨著文理分科選擇,這是一件基礎性大事,關系到孩子的高考成績和上大學層次,也關系到孩子的職業選擇,甚至孩子的人生走向。如此重要,當然要慎重對待,當父母的,如果懂得這些,那就一定要為孩子把好關,但也不能越庖代俎,要聽聽孩子的想法,也要聽聽老師的意見。如果不懂得,就不要瞎摻和了,請老師幫孩子選擇吧,
當年中考,我女兒以全縣第8名成績考取襄陽市一所全省重點示范高中。入學摸底考試,全年級第9名;一年級期中考試,全年級第23名;一年級期末考試,全年級第39名,怎么成績下降了呢?問女兒和班主任老師,原來是物理拖了后腿,這種情況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上高二文理分科時,充分考慮女兒各科成績和她自己意愿,經過認真分析與權衡,決定讓女兒選擇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