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深圳這種高社平工資的一線城市,也屬于高收入群體。其他深圳朋友,在深圳的物業都是以“棟”衡量的,深圳與廣州不同,深圳屬于金領城市,能留下來的,月收入2W以上的人太多太多,今年多少歲,月薪多少,沒房沒車,應該怎么辦,深圳是原發性的民營科技企業主導 資本型央企加持,因此深圳多數企業為科技導向型企業,例如我有兩位朋友在菊廠做中層領導,月收入10W 是事實。
1、在深圳,稅前月薪4.5萬什么水平?
都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閣下月薪4.5W,難道不自知在深圳處于什么水平?難道因為現實生活中太自卑,要來頭條拿優越感?深圳與廣州不同,深圳屬于金領城市,能留下來的,月收入2W以上的人太多太多。深圳是原發性的民營科技企業主導 資本型央企加持,因此深圳多數企業為科技導向型企業,例如我有兩位朋友在菊廠做中層領導,月收入10W 是事實,
而廣州是濃墨重彩的國有工業主導 傳統商貿,廣州屬于白領城市,白領月薪大多在1-2W左右,但廣州很多的傳統商貿老板,收入遠遠高于這個數。城市底色不同,收入類型不同,但是,即便是月入10W,也夠不上“有錢人”三個字,我身邊有很多深圳的朋友,其中一個最富裕的朋友,在深圳觀瀾,家里有半個足球場大,當然地皮也是他們家的;此外,在大鵬海邊自建了海邊別墅,在增城南昆山上也自建了豪華別墅,我經常調侃他,人家一輩子的夢想,你從一出生就實現了,買房跟買菜似的。
這位朋友是潮汕家庭,他這代有8個孩子,目前整個大家庭只有他一個在外有正職工作,拿著8K月薪......應了那句話,人家工作是消遣,主業是收租,其他深圳朋友,在深圳的物業都是以“棟”衡量的。而廣州最有錢的,更是那些穿拖鞋、背心、短褲的包租公或者包租婆,跟他們比起來,即便月收入10W ,又如何。但這些朋友上面還有更富裕的大咖,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永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30歲,稅前工資17000的人,在深圳上班,年終獎4個月工資,還沒有房和車應該怎么辦?
頭條上這樣的問題很多:今年多少歲,月薪多少,沒房沒車,應該怎么辦?標準答案是:還難怎么辦?一是努力賺更多的錢,成家立業,二是由于客觀原因,實在無法實現,那么就要選擇其他的途徑。這樣的問題比較多,其實,不是來問答案的,而是來吐槽的,引發同樣的人來交流自己的狀態,尋找心靈安慰,而不是尋找答案的,因為別人的經歷,你也無法復制,
就比如題主這個問題吧:一、你目前的條件已經非常不錯,沒房沒車非常正常,正確的道路就是提職加薪,買房買車,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坐標深圳,30歲,年稅后收入25萬元左右,加上住房公積金,年收入應該是30萬左右,即使在深圳這種高社平工資的一線城市,也屬于高收入群體。面對超高房價,沒房沒車,非常正常,就算你想買地段一般的房產,80平米,5萬單價,總價400萬。
首付200萬,貸款200萬,月負擔也不輕,這樣的高房價,對你這種高薪年輕人,也是一座大山。咱們不談房價高是不是合理,就說年輕群體,買房買車,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假設你回到家鄉,房價5千元,但你很難掙到30萬年薪。好吧,即使買房容易了,但小城市能安下你的靈魂嗎?許多一線城市年輕人,咋呼著要逃離北上廣,許多人跑回家鄉,發現自己水土不服了,不適應小城市的人情社會,不適應那種“假熱鬧”的圈子,許多年輕人又“逃回”北上廣,
你到一線城市漂幾年之后,你會發現,“大城市”是圍城,“小城市”也是圍城。大城市安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靈魂,深圳除了房價高,也是你想要的東西,比如,陌生自在的環境,發展空間比較大,機會比較多,視野開闊,子女教育好,醫療服務好,等等。這些無形的東西,小城市用錢都買不來,三、抱怨、迷茫,老板不會因此給你加工資,你才30歲,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
30歲,年薪30萬;有沒有信心,40歲的,年薪50萬以上,和深圳一樣,在北京的西三旗,擁擠著許多年薪30萬以上的IT精英。他們欲罷不能,逃離北京吧,舍不得這些公司的大平臺,舍不得這里的陌生而激情的環境,怎么辦呢?日子都是過出來的,誰規定你一畢業,國家就給畢業生發房子發車子發媳婦?你羨慕別人十年前人家5千買房,輪到你來的時候房價漲到5萬,有什么用呢?歷史不會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