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事業單位因為不享受車補等待遇,現在能給予的福利加起來也就四項。研究生未取得學位,或者是在職研究生學歷或學位,不作為轉正定級參考學歷要求,關于機關事業單位新入職人員轉正定級事項,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崗位管理條例都有明確的規定,轉正定級以第一全日制學歷為準。
1、事業單位,研究生如何定級?
關于機關事業單位新入職人員轉正定級事項,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崗位管理條例都有明確的規定,轉正定級以第一全日制學歷為準。以公務員為例,如果第一學歷是全日制本科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的,一年試用期轉正后,定級科員;如果第一學歷是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取得碩士學位的,試用期轉正后定級副科,研究生未取得學位,或者是在職研究生學歷或學位,不作為轉正定級參考學歷要求。
事業單位新入職人員轉正定級大致參照公務員執行,如果是管理崗人員,第一學歷是全日制本科,定管理9級;第一學歷是全日制碩士,部分地區允許定管理8級,也有不少地方不允許定8級。原因很簡單,事業單位管理崗8級職員屬于領導職數,按規定必須具備在九級職員履職三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并且按崗聘用的原則,還需通過競聘上崗、民主測評、考核考察、公示等程序產生,很多地方因此不允許碩士學歷人員直接定8級,
如果是專業技術人員,國家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見習期滿后,經考核合格可直接確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具體規定:1、中專畢業,見習期滿后可認定為員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2、大專畢業,見習期滿后再從事本專業工作兩年,可認定為初級職稱;3、本科畢業,見習期滿后可認定為初級職稱;4、碩士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崗位滿三年,可認定為中級職稱;5、博士畢業,可認定為中級職稱,從事本專業技術崗位滿三年,可認定為副高職稱。
2、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怎么樣?
十八大以來規范津補貼后,機關事業單位已經不允許發放各種超范圍津補貼,所謂的福利待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特別是事業單位因為不享受車補等待遇,現在能給予的福利加起來也就四項。工會福利每年按人頭定額以實物發放,以本地為例,2018年以前每人每年是1500元,2019年以后漲到了2100元,由各單位自行從工會經費中支出,購買油米等實物發放。
出于便利考慮,各單位基本上都是以發放票據的方式替代,限定金額由職工自行到指定地點領取,不過票據不能出現代金券或購物券的字樣。有的年終一次性發放,有的分節假日發放,比如元旦發200元、春節發800元、中秋發600元、國慶發500元,湊齊2100元發放給個人,相關補貼比如餐補,很多事業單位是有這項福利的,標準大概每人每月三四百元,不以現金形式發放而是直接打入飯卡供就餐時使用,如果是大院食堂,食堂內的超市也可以刷卡用來購買其他物品,但金額用完即止。
還有物業補貼,每人每月100-200元之間,視地方實際而定,每月或分季度直接打入工資卡,以前還有通訊補貼、高溫補貼、烤火費等,現在好像很多地方都取消了,或者只發公務員。績效工資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每月扣除30%績效后,一般會在年底或分月、季度作為績效工資返還個人,一些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比如醫院、高校,除了這部分收入外,單位還會根據自身經營實際給予一定的補充績效,金額幾百到幾千不等,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一種福利。
3、事業單位編制內人員考在職研究生能升職加薪么?
在職研究生對加薪沒有用,不過對評選職稱和提拔有幫助,有職稱可以聘任到崗,提拔了可以提升待遇,等于間接幫加了薪事業單位新錄用人員,如果是大學應屆畢業生有一年的試用期,非應屆畢業生有工作經歷試用期最長不能超過半年,試用期轉正后,單位按照學歷定薪(非應屆畢業生有職稱依據職稱定級),之后想要提升待遇,必須按照相應崗位規則晉升。
管理崗實行職員制管理,參照行政機關管理模式,分1-10級晉升,分別對應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晉升方式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來,副職晉升正職要求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下級正職晉升上級副職要求在下級正職任滿三年。比如管理九級職員要晉升八級職員,那么得在九級崗位上任滿三年;而八級晉升七級,則要在八級崗位上任滿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