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信陽城陽城址,內有楚墓100多座。信陽戰略地位重要,無論南北朝時期保留至今的賢首山梁王壘,還是岳飛在淮河抗擊金軍,元末10萬紅巾軍戰信陽,明末左良玉大敗張獻忠于信陽,清朝捻軍在信陽與清軍戰事不斷,民國時信陽也作為國民革命軍前沿陣地和二次北伐的基地。
1、信陽有多少年歷史?
信陽,河南省南部,處大別山與淮河之間,北邊是遼闊的中原,南邊是富庶的江漢平原,信陽歷史悠久,秦滅六國后,將此地定名為“義陽”,1000多年前為避諱宋太祖趙光義的“義”字,將“義陽”改為“信陽”。圖為信陽城陽城址,內有楚墓100多座,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信陽就有原始農業繁衍,在信陽淮河兩岸出土了大量那個時期的石鏟、石斧等工具,在夏商周時期已有東夷部落定居于此,商朝時商王武丁曾派息族在羅山(今信陽羅山縣)建立重鎮,春秋戰國時期,信陽主要為楚國領地,楚文化對信陽影響深遠,著名的成語亡羊補牢、聞雞起舞的故事就出自于信陽。
信陽靈山寺,建于北魏時期,在唐朝時是國廟,1957年信陽發掘的長臺關楚墓,出土最早的青銅編鐘,中國最早的書籍,中國最早的毛筆,還有300多件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的精美漆器,被譽為“楚墓之最”。信陽戰略地位重要,無論南北朝時期保留至今的賢首山梁王壘,還是岳飛在淮河抗擊金軍,元末10萬紅巾軍戰信陽,明末左良玉大敗張獻忠于信陽,清朝捻軍在信陽與清軍戰事不斷,民國時信陽也作為國民革命軍前沿陣地和二次北伐的基地,
圖為紅25軍司令部舊址。信陽名人薈萃,有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三國名將魏延,元朝大儒馬祖常,明朝四杰之一的何景明,清朝儒相周祖培;信陽歌舞歷史悠久,至今有信陽民歌、羅山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信陽也是我軍發祥地之一,1934年紅25軍就是從信陽開始長征的,徐向前、李先念、賀龍等先后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留下光輝足跡,
2、信陽楚墓出土的寶劍,主人是誰?有何依據?
2016年12月初,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曾因在墓內隨葬的陶鼎中發現牛骨頭而引發關注,也被網友稱為“牛肉湯大墓”。12月19日,其保存相對完好的內棺被整體打包,移入城陽城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的實驗室內,經過考古專家和科技人員的前期檢測和準備,內棺2016年12月30日被打開后發現一把古劍,雖然劍鞘沾滿泥土,但當它被小心翼翼地拔開后立刻顯出凜凜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锃亮無比,十分鋒利,讓現場考古人員無比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