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春秋戰國時期,阿壩是羌族人的游牧區,唐朝時松贊干布率軍壓境,曾在甘堡一帶激戰,最終占領了阿壩。影片講述了凱瑟琳上校奉命領導抓捕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境內的恐怖組織頭目,官員們通過“天空之眼”無人機偵查他們的一舉一動,甘堡藏寨另一大看點是建筑,“甘堡”一詞在藏語是山坡上的村落,整個藏寨是依山而建,猶如一座座石雕坐落在半山腰。
1、如何評價電影《天空之眼》?
影片講述了凱瑟琳上校奉命領導抓捕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境內的恐怖組織頭目,官員們通過“天空之眼”無人機偵查他們的一舉一動。本來簡單的抓捕行動卻突然變得異常棘手,因為在恐怖組織窩點內發現了大量自殺式襲擊的炸彈,凱瑟琳上校當機立斷,命令無人機駕駛員發射導彈摧毀窩點,就在這時,一位9歲的小女孩走入了射殺范圍之內,面對犧牲一人和犧牲大眾,大家都猶豫不決但本片最成功之處在于它的主題,對戰爭與道德人性的思考。
這就不得不說劇情奠基——倫理學中的“電車難題”,如果一輛電車剎車失靈,而你是駕駛員,在前方軌道上有5位不知情且來不及逃脫的工人,而岔路口另一條軌道上有1名同樣情況的工人。試問:你會選擇什么都不做任列車沖向5人,還是改道沖向那1人?這本就是道無解的難題,而本片將它具象化的體現了出來,若不襲擊,恐怖分子制造的自殺式襲擊會造成約80人死亡;若空襲,則小女孩的犧牲在所難免。
影片講述了一個悲劇,關于人性的悲劇,沒有人愿意看到小女孩的犧牲,但這卻是必然的結局。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生命的價值能用數量來衡量嗎?經典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垂直極限》中都講到了“以多換少”的例子,也許許多人認為這劃不來,但其實生命的價值意義決不能從物質數量上來計算。人生在世,追求的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能觸及人性深處靈魂的寄托,
生命時光短暫,精神卻能夠永世長存,這才是人們所應追求的修養與品德的提升,所謂的“生活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然而這并不表示以多換少一定值得,一如本片內容,片中人們面臨的是戰爭面前關于生命的抉擇,然而這架人性與道德的天平始終是無法平衡的,更何況在戰爭面前,任何犧牲都顯得如螻蟻般微不足道。人人平等的民主觀念也好,舍小為大的集體主義也好,其基礎都是社會的和諧安寧,
戰爭面前,第一個倒下的是真理——這是電影開篇引用的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一句名言。戰爭中受傷害的只有真理和人類自己,從沒有過勝利者,勝利之花都是經過了血雨腥風的浸染的洗禮,結尾將軍的一番話道出了電影主題:永遠不要對士兵說他不知道戰爭的代價。如果你見過戰爭的殘酷,你就會明白生命的意義,關于人性道德的難題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當我們真正認清了戰爭與和平,才能真正領會生命的真諦。
2、阿壩哪里的風景你最喜歡?
阿壩州知名的景點不在少數,有諸如九寨溝、黃龍、畢棚溝、四姑娘山、紅原大草原等自然風光殊勝的景區,也有甘堡藏寨、桃坪羌寨等民族風情濃郁的景點,一起來領略下川西的獨特風情吧。甘堡藏寨甘堡藏寨位于阿壩州理縣甘堡羌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村寨,相傳春秋戰國時期,阿壩是羌族人的游牧區,唐朝時松贊干布率軍壓境,曾在甘堡一帶激戰,最終占領了阿壩。
后來,此地的藏民與羌人融合,成為嘉絨藏族,延續至今,嘉絨藏族有著與其他地區藏族不同的民俗風情,他們一般穿漢服,在喜慶日子就會換上藏服,女性頭上頭巾配有珊瑚、白銀飾品,以示避邪;男性衣服以動物皮鑲邊,身佩腰刀、藏刀,以示英勇彪悍。甘堡藏寨另一大看點是建筑,“甘堡”一詞在藏語是山坡上的村落,整個藏寨是依山而建,猶如一座座石雕坐落在半山腰,
甘堡的房子全是石頭壘成的碉樓樣式,不用磚、水泥、石灰,而是將取自河水中的麻子石,切割成塊狀,再用當地的粘土壘砌,十分堅固,防震、防火、防水,還不易風化,比木質建筑更經得起歲月的流失。桃坪羌寨桃坪羌寨位于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相傳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保留著原始羌寨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桃坪羌寨背山面水,符合現代城鎮規劃,所有建筑均以石塊壘成,布局嚴密工整,遠遠望去,碉堡林立,氣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