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作為廣州開發區的主體和核心之一,承載著為廣州打造高水平創新實體經濟高地和高水平開放門戶的重任,但目前科學城規劃面積不大,難以擴大科學城的發展腹地和產業帶動力,科學城擴容已勢在必行。以科學城為主體和核心之一的廣州開發區,是廣州開放創新的先鋒和高地,是廣州實體經濟的引擎。
1、廣州上半年GDP黃埔僅次于天河,科學城投資收租前景如何?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上半年GDP總量1848億元,居全市第二;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商品銷售總額增長、財政八項支出等多項指標排名全市第一;商品銷售總額增長33.3%,增速全市第一;財政八項支出118.82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601.21億元,位居全市第一。GDP增速連續6個季度保持在7%以上,
得益于蓬勃的發展潛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廣州科學城不僅持續吸引眾多高端人才流入,也成為備受高端客戶青睞的宜居板塊。目前黃埔科學城板塊核心商業樓盤供應不僅少,2019年1-7月商務靈動資產市場累計成交已達90萬方,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的87.6萬方,月均成交近13萬方,同比大增125%,去化期已跌至2.7個月,珍貴性堪比市中心天河。
該樓盤就是碧桂園星悅臺翻查資料得知,該樓盤位于科學城板塊核心,周邊有廣深高速、廣園快速等多條干道連接市中心,約30分鐘車位可直達天河CBD,擁有雙TOD的交通規劃,長平TOD和香雪TOD,規劃13條地鐵,12條有軌電車,未來開通后5分鐘到知識城,10分鐘到廣州東站,20分鐘到廣州白云機場,30分鐘到中國南沙自貿區,板塊內目前也有成熟的生活居住配備,臨近7大購物中心、三甲醫院、幼兒園至中學、7大公園等,可謂相當完備。
2、廣州黃埔科學城擴容發展,你看好這里的未來嗎?
以科學城為主體和核心之一的廣州開發區,是廣州開放創新的先鋒和高地,是廣州實體經濟的引擎,廣州開發區工業產值超過全市三分之一,創稅破千億,帶動新黃埔區稅收總額一舉超過天河、越秀,成為廣州稅收第一強區。開發區IAB產業項目規模也占據全市三成,引進外資規模亦是全市第一,開發區是廣州城市東進大手筆建設的成果,是廣州實體經濟、開發創新的金字招牌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擴大開放水平,加強創新能力,強化實體經濟,唱響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主旋律,
科學城作為廣州開發區的主體和核心之一,承載著為廣州打造高水平創新實體經濟高地和高水平開放門戶的重任,但目前科學城規劃面積不大,難以擴大科學城的發展腹地和產業帶動力,科學城擴容已勢在必行。統籌黃埔四片區聯動,縱覽主干交通格局,新科學城范圍,設想北部以廣惠高速為界,南部以黃埔東路-廣深沿江高速為界,上述兩條高速間的黃埔轄區即為新科學城擴容后的范圍,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新科學城中部,東二環高速南北縱貫其間,廣深高速橫貫而過,十字交叉,與南北界限的兩條高速,共同組成了王字型高速路骨架格局。擴容后的科學城,將老黃埔區域黃埔東路以北、廣州石化區域、東區街道等均囊括其中,面積大大增加,為更多實體經濟產業的落地和壯大,為更多創新項目的孵化和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新黃埔區財力全市第一,擴容后新加入科學城的區域,其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商業醫療教育配套都將加速完善,補齊新黃埔區部分區域發展短板,解決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加速科學城產業發展,提升對產業項目的吸引力。
老黃埔位于黃埔東路-沿江高速以北的地塊,納入新科學城范圍,黃埔舊港啟動搬遷后,納入科學城擴容范圍的護林路沿線,其周邊物流倉庫,應搬遷到主城區以外,騰出空間,發展龍頭山狀元谷創新創業區。以中國軟件CBD總部、黃埔電子商務基地等為啟動項目,將龍頭山狀元谷打造為科學城雙創高地和科學城南部的核心區,龍頭山狀元谷,交通主線為護林路(建議更名為創意大道),西以石化路為界、東以東二環為界,南為龍頭山,北至廣園快速路,面積約3平方公里擴容后的科學城,以三橫一豎高速公路為骨架,呈現王字型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