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會是自己最有利的優勢之一,一個好的學校所帶來的優勢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學學校的的時候一定注意,如果沒有自己非常想去,非去不可的專業,那么最好以學校為主,建議先選學校再挑專業。我就是專升本過來的,尤其是師范類的專升本基本上成功率蠻高的,(這里所說的專升本現僅對全日制而言,暫不作對非全日制專升本進行討論)以山西為例,山西統招專升本院校,除了山西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一流的大學除外,基本上包含了大部分的二本大學。
1、專考本應該怎么選專業?怎么選學校?
考慮學校升本的學校一般都是三本居多(現在沒有三本,但是層次在三本),二本雖有,但是分數高,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水平來報學校,前三個志愿一定要穩穩的,最后選擇調劑。學校會是自己最有利的優勢之一,一個好的學校所帶來的優勢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學學校的的時候一定注意,如果沒有自己非常想去,非去不可的專業,那么最好以學校為主,建議先選學校再挑專業,
考慮學校要從以下方面考慮:1、招生人數招生人數決定了總容量。如果太小,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要采取擠進去的策略,如果較大,相對來說機會也就多出很多。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有些冷門專業招的人少,但也報的人少,甚至報不滿。有的熱門專業,招的人不多,但是報考每年都很火爆,一般情況下招生單位各專業的招生人數變化不會很大。
同學們可參考之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分析,2、報考人數若能知道這個數據,就能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然而,各個專業的報考人數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的,大家需要細心收集,3、報錄比真實的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作對比,就得出每年的招生報錄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是衡量某個專業報考熱度的核心指標,如果報錄比一直居高不小,說明該專業持續很熱。
如果忽大忽小,這就說明存在大小年現象,4、錄取控制線(省控線)可以關注下各專業錄取控制線,各專業錄取控制線是根據不同招生專業計劃數與各專業考生數,按考試總成績從高到低確定。錄取控制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該專業的難度,可以做參照線,5、錄取分數線相比較于錄取控制線,錄取分數線可以直接反應專業內各院校的難度系數,具有最佳的參考價值。
6、過程性考核不同院校,對過程性考核有不同要求,如果你的過程性考核是合格的,這一條就可以略過;但是如果你的過程性考核不合格,就一定要注意院校是否明確提出“對過程性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以后的就業方向是不是要跟現在所學的專業一致呢?還是想從事別的行業,現在學的專業跟以后的就業有很大關聯,對于專業來說,是有很大的選擇空間的。
專業方面,如果有自己想學的專業但是不是自己的本專業,就涉及到跨專業報考的問題,跨專業一定要注意,自己報考的專業與自己所學專業學習內容相關度高不高,相關程度越高那么跨專業報考的難度就越低,城市升本一般都是在省內,所以選城市也是根據學校來選擇,并不是想去的地方就可以去,不過從能去的地方里選擇,應該考慮畢業后是不是要留在那個城市或者距離想留城市距離的遠近。
學長學姐多咨詢一些過來人,考過專升本的考生,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經驗的,請教一下他們,會對自己幫助很大的,在報考的時候不了解學校的情況,可以問問學長學姐對于學校的研究肯定也是比較透徹的在理性的分析完上述后,還應當有一個感性的分析。最重要的數據應該是源自你對自己內心意愿的拷問,問自己幾個問題吧?1.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2.你對這個專業了解多少?3.有哪些院校招收此專業?4.這些院校中,你最希望能考上那個?5、如果讓你給這些院校排名,你會怎么排?6、將來想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7、將來想要在哪個城市發展?,
2、專升本哪些學校比較好?怎么選擇?
專升本,包括全日制(即統招)的和非全日制的。因為統招專升本只有唯一一次機會,針對的對象只有兩類應屆大專畢業生(一類是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另一類是高中起點的大專畢業生),所以成功難度大,含金量很高,社會認可度較大專升本,一般來說都是對口升學,不得跨專業,按生源地報考,不得跨地域報考,所要選擇的學校不是省屬大學就是對口的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