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由于襄陽的區位優勢加之三線建設遺留,以及曹野給襄陽人打下的基礎依然在,盡管改開后很多企業破產,改制,但襄陽在曹野時期引入到襄陽人材以然在,這就是襄陽發展資本與后勁,盡管省內都把襄陽的發展歸功于上邊政策支持。
1、襄陽如今發展如何?
襄陽,地處華夏中心地帶,南北分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米有面有雜糧,有辣而甜味道全,不冷不熱正合適,一年四季體會完,東西南北交匯處,航空高鐵加輪船,古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現代為華夏重要的交通樞紐,排名靠前的人類易居城市。古時的襄陽,三面環山一環水,兵家重地,易守難攻,但是充其量一彈丸之地,怎么能和現在的襄陽相比?主市區擴大了幾十倍,多種產業齊頭并進,穩步發展,穩居湖北第二把交椅,
2、湖北襄陽的發展怎么樣?
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陽重回交通杻紐中心地位,歷史上,襄陽就是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隨著去年漢十高鐵、鄭萬高鐵、浩吉鐵路開通,還有一大批在建鐵路、公路、水路、空路(飛機)項目,交通優勢明顯,尤其十字形高鐵網形成,帶動經濟后勁非常明顯,
二是襄陽工業發展后勁十足。一個龍頭、六大支柱”的產業格局已形成,一個龍頭即汽車產業,六大支柱分別是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農產品深加工,目前,襄陽東西南北分布著高新開發區、深圳工業園、東津新區(經開區)、襄州開發區、航空航天工業園、樊城開發區、襄城開發區等工業發展平臺,聚集了大批企業。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襄陽有著高達4812.84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46強,三是襄陽被國家確定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國家頒布實施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先后吸引華僑城、京東、寶武集團等一大批企業來襄投資,吸引北航、武漢理工大、華中農大等大學來襄設立校區或研究院,可見襄陽發展潛力的魅力之大。
3、襄陽市東津新區未來3年發展如何?
一個沒有經濟支柱的地方有什么好的發展?強行搬遷城市的行政機關,只是讓人感覺不方便而已,東津新區除了大量的炒房團還有什么?強行把高鐵動車搬離市區中心,人為的干涉經濟發展,看看中豪!房子建的再多,總要有人住才行,襄陽人才每年有多少回歸的,每年又有多少人走出去?市區現在又有多少在開發的經濟體,市區到處都是綜合商貿大樓,沃爾瑪、南國泛悅、萬達、武商電子商務中心、拉美步行街、新天地、襄陽天下、九街十八巷等等,在建的,已經建好的,真真在運作的又有幾家?未來3年太近,說說未來十年吧!襄陽什么時候擺正自己3線城市的態度在來說發展,一個房價直逼鄭州的3線城市,怎么能把年輕人留下來,怎么才能提高人民的收入,不要把高樓大廈建的漂亮,卻沒有人氣,不要把房價賣的高高在上,嚇跑了想要留下來的人,
4、襄陽樊西新區未來發展會怎么樣?
感謝邀請,我來說說,樊西新區未來前景廣闊,發展不可限量。目前襄陽城區發展的方向就是樊西和東津,東津我這里暫時不說,就來說說和這個問題有關的樊西新區,廣義和狹義的樊西新區,樊西新區概念的變遷2011年提出樊西新區的概念,這時候并沒有嚴格的定義樊西新區的范圍,大致可以理解為長虹路以西為樊西,這個概念也是符合襄陽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很多商家也是這樣區別樊西和樊東的,一般情況下樊東和樊西各設置一個負責人管理不同的片區。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樊西慢慢指向了牛首鎮和和柿鋪街道辦事處,更多的指向二廣高速以西,這使樊西新區又足足向西推移了五公里,也就是二廣高速以東目前是按照中心城區來定義的。樊西新區務實不務虛,用實力快速發展很多新區都是以蓋居民樓開始,一般不是著政府大力支持很難有大的發展,而樊西新區著眼于商業,用商業來帶動人流,讓人們在樊西這塊土地上能生活下去,從樊西八大市場(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僑豐國際商品博覽城、新合作襄陽食品城、金富利批發城、卉豐源花鳥古玩博覽中心、中南建材、棲溪小鎮、竹葉山農產品交易中心)的發展可以看出,人氣越來越旺,物流大道每天車來車往,展現出樊西不一樣的實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樊西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