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是河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省會,是國家一級行政區,也就是省政府駐地,它也是省內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所以,符合這些要求,才能稱得上是省會城市,河南省的省會城市曾經分散在新鄉和開封,洛陽、開封成不了省會的原因我國省會確定的時間大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建國初期就確定了一批;第二、上世紀50-60年代遷移了一批,主要是河南省會和河北省會;無論是一早就確立的還是后期遷移的省會確定的重要因素個人覺得有幾點。
1、為什么河南的省會是鄭州,不是開封或洛陽?
河南省的省會城市曾經分散在新鄉和開封。隨著天下太平,行政區劃的調整,將黃河以北的平原省撤銷,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就落腳到開封,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政治中心城市多建立在河流旁邊,便于人們乘船外出。隨著公路鐵路的建設,水路運輸的缺陷就暴露出來,尤其是速度慢,不被人們所待見,河南省至所以將省會所在地開封搬遷到鄭州,就是為了交通便利。
鄭州市解放以后,隨著隴海、京廣兩條鐵路交通大動脈在鄭州交匯,形成了鄭州是全國最大的交道樞紐這一客觀現實,河南省當時的領導人順勢而為,將省會城市由開封搬遷到鄭州市,應該說這還是具有前瞻性。綜觀世界各國,凡是知名的大城市,多建立在大江大河沿海邊上,目的就是為了交通出行方便,河南地處內陸,既不沿江也不臨海,雖然黃河穿境而過,由于河水渾濁,加上冬季容易結冰,水流較小,不利航行。
省會城市設在鄭州,就是為了交通便利,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初,在中學生所使用的地理教科書中,曾點到中國有兩座城市是由火車拉來的,鄭州市算一個,另一個城市就是地處湘西深山之中的懷化市。懷化原是一個小城鎮,由于焦柳、鷹廈鐵路在交匯,逐漸發展成為湖南省的一座中等城市,可見道路交通對城市發展是何等的重要。所以說,河南省將省會由開封遷移至鄭州市,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2、位于河南省最中部,歷史名城許昌市,為何沒有成為省會?
河南地處中原,省會城市是鄭州。許昌市是河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經濟競爭力位列河南省第二,它還擁有燦爛的三國歷史,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人會問,許昌為什么沒成為河南的省會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省會的定義,省會,是國家一級行政區,也就是省政府駐地。它也是省內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所以,符合這些要求,才能稱得上是省會城市,
那么,我們接下來比較一下鄭州和許昌。一、城市功能上有側重,許昌不適合作為省會,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商代已是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過商代因為太過于久遠,能夠保留下來的歷史遺存就更少了。許昌,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燦爛的三國文化,據考證,與三國有關的額人文遺跡就有300多處。
漢魏古都許昌,就像一張閃亮的名片,建設現代化都市,應該避開文化底蘊較深的古城。鄭州作為省會,可以解脫古文化約束,加上地理位置優越,地底下又沒有多少古城遺址、文物等,可以大力發展現代化城市。而古都許昌,可以把古文化發揚光大,二、交通條件上鄭州有優勢,許昌不適合作為省會。鄭州位于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的十字交叉口,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地位極其重要,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已搭建起覆蓋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核心的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許昌的交通這些年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但是,鄭州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許昌相對就弱很多,三、鄭州對周邊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巨大,許昌則較弱。
許昌不適合作為省會,如今,中原經濟區已上升至國家戰略,中原經濟區建設離不開鄭州。河南又以鄭州大都市區為核心,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形成“一核一副四軸四區”發展格局,涉及到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和許昌等城市,既能拉動這些城市組團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還能為這些城市提供拉動作用,我們再來看在這個藍圖中,許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