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粵東地區各縣市的歷史淵源看,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即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地級市及所轄縣市的人是潮汕人,爭議焦點在于豐順、大埔、汕尾,這三個地方在不同歷史時期曾歸潮州府或汕頭市管轄,其中豐順和汕尾很多人還講潮州話,而這些地方在外的人們也有自稱潮汕人的,但目前這三地又不屬于潮汕揭三市。
1、潮汕人(父系中原人)客家人(歷史n次中原人家族大南遷)為什么他們會愿意去講百話?
從現代DNA科學檢測,廣府人才是父系是中原古漢族人,因為歷史也證明他們是秦始皇派平定嶺南的幾十萬單身兵士與南粵百族結合的后代(因為秦王朝很快滅亡)。潮汕人是中原戰亂數次舉家經福建莆田南移的家族性移民,因為粵東只有鳳凰山一個畬族部落,后來畬族大部分往福建,浙江遷移(他們是獵守部落,為了獵物而順山遷移,現在還記載他們是潮州鳳凰山北上的),因為潮汕人沒有混居和通婚,大部分只在本族中婚配,所以基因檢測潮汕人的古漢族基因是最高的,
客家人是比較晚移民廣東的,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只能在山區與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混居,語言和生活習慣受影響較大,連各地區的客家人互相講話都互相不通,所以現在他們身體里的基因父本母本都有南粵百族的成分,可以說基因檢測與歷史事實相符才是科學的。為什么客家人愿意講白話是有歷史原因的,一是廣府的中心是廣州,畢竟是廣東的首府,清王朝期間,客家人也曾經因為土地問題與廣府人械斗多年,連客家人的發源地梅州也長時間受潮州府管轄,所以難免有一種歸屬心態,以能掌握首府的語言是值得自豪的心態也很正常,
2、“潮州人”與“潮汕人”有什么區別?汕尾人是潮汕人嗎?
哪些地方的人算是“潮汕人”?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恐怕就是問起潮汕地區現今居民,很多也說不清楚,為了避免爭論,我們不妨從歷史淵源方面進行探討:一、潮州府:不管是“潮州人”還是“潮汕人”,都有個“潮”字,也就是都源自古代的“潮州府”,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原義安郡地設置潮州,隸屬廣州總管府,“潮州”一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當時潮州統領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州治海陽縣。
隋唐期間,潮州曾隸福建爾后復隸廣東,宋代隸屬廣南東路,元代隸屬廣東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隸屬廣東布政司,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清承明制,仍領十一縣,至民國初,廢潮州府,二、汕頭:“汕頭”一詞出現較晚,清康熙年間于潮州府建沙汕頭炮臺,雍正年間簡稱汕頭,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中美天津條約》增開“潮州府澄海縣鮀浦司沙汕頭”為通商口岸。
公元1921年,成立汕頭市政廳,與澄海分治,1930年準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1950年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56年設置汕頭專區轄今汕頭市(含潮陽、澄海、南澳)、潮州市(含潮安、饒平)、揭陽市(含普寧、惠來、揭西)、以及豐順、梅縣區、大埔、五華、興寧、平遠、蕉嶺等區縣,1958年至于1983年,增轄海豐、陸豐,
1991年4月,汕頭市行政區域調整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三、汕尾(海陸豐):1988年1月,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海豐和陸豐都是“惠州十屬”之一,陸豐原屬海豐,東晉年間,析博羅縣東置海豐縣,隸屬東官郡,轄地包括海豐、陸豐全境及惠來、普寧、揭西之部分地區。
隋朝至民國期間,海豐一直屬惠州(原名循州,五代改禎州,北宋改惠州),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海豐劃出龍溪都合置惠來縣,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三都建置陸豐縣。四、程鄉縣(梅州):南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海陽縣設程鄉縣,轄境包括今梅縣、蕉嶺、平遠全部及豐順之一部分,至隋唐時,程鄉縣分屬循州和義安郡(后稱潮州府)。